为什么金融科技很重要

作者:Amrit Pal,Square 公司产品经理

翻译:关尔也(微信公众号:关耳爷)

金融科技如何破局和改变金融机构

目前全球有 40 亿人拥有智能手机,大多数人都与数字生态系统相连接。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畅通无阻,其边际成本已接近于零。初创公司不需要从耗费大量投资的数据存储开始——万物上云,触手可及。

在美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 从经济角度看,银行承担了金融中介的角色,它核心职能是管理资本风险。银行依赖线下的实体——当地分行,以及私人银行家。

这种结构导致不同金融类型的人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只有富人才能被银行所重视,获得良好的服务。这符合二八法则,最富有的前 20% 的人获得所需的服务,剩余的 80% 则不然。

现在,银行最大的危机来自于互联网金融科技。后者的成本急剧下降,因此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

银行提供了许多服务,这些服务按部门独立处理,如贷款、抵押、转账、储蓄等,并没有解决个人整体财务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业务正在被分拆。很多 APP 都能为特定服务提供非常出色的用户体验。如支付宝、贝宝等众多公司提供了曾经只有银行才能提供的转账服务。

过去获得信贷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难题。银行只允许已经获得信用的人得到更多额度,其他人则被排除在外。现在技术允许贷方向尚无信用记录的人提供有限贷款。通过对用户的各项数据进行评级就可以获得信用分数。

投资也变得更加容易。过去想要投资,只能通过昂贵的中介。现在有了像 Robinhood 这样的 APP,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投资,手续费很少或几乎没有。随着银行业务被分解得越来越细,应用程序功能由原来只有一种变得越来越丰富,逐步形成了金融生态系统。

如何建立金融科技产品

1.培养同理心

人们如何对待金钱的态度是高度个人化的,这构成他们心理的一部分。你怎么理解金钱对某人意味着什么?

  • 想要理解用户对金钱的心理最好的方式是实际和用户在一起,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生活的具体情况和他们面临的问题。数据无法揭示所有。
  • 了解金钱背后用户的情绪和态度。是激进抑或保守?

2.培养用户的信任感

无论做什么金融科技业务,信任是最基本的因素。人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钱会被用在什么地方,资金用途要求一定是可跟踪的。

3.服务邻接

为货币需求提供相邻服务的对接,金融科技本身就是一项基础设施。没有这项基础设施,就无法处理金融需求。完善基础设施能服务于核心市场后,应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来满足相邻的需求。

从哪里出发?

整体竞争环境越来越公平。20 年前某些金融运营特权会开放给今天所有人。新玩家会成为明天的老将,新的生态系统会越来越健全,每个人都能获得高度定制的金融服务,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财务计划。现在财务数据都集中在金融机构内部,未来有望控制在个人手中。

Ship It 5:为什么金融科技很重要

作者:Amrit Pal,Square 公司产品经理

翻译:关尔也

金融科技如何破局和改变金融机构

目前全球有 40 亿人拥有智能手机,大多数人都与数字生态系统相连接。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畅通无阻,其边际成本已接近于零。初创公司不需要从耗费大量投资的数据存储开始——万物上云,触手可及。

在美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从经济角度看,银行承担了金融中介的角色,它核心职能是管理资本风险。银行依赖线下的实体,当地分行,以及私人银行家。

这种结构导致不同金融类型的人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只有富人才能被银行所重视,获得良好的服务。这符合二八法则,最富有的前 20% 的人获得所需的服务,剩余的 80% 则不然。

现在,银行最大的危机来自于互联网金融科技。后者的成本急剧下降,因此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

银行提供了许多服务,这些服务按部门独立处理,如贷款、抵押、转账、储蓄等,并没有解决个人整体财务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业务正在被分拆。很多应用程序都能为特定金融服务提供非常出色的用户体验。如支付宝、贝宝等众多公司提供了曾经只有银行才能提供的转账服务。

过去获得信贷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难题。银行只允许已经获得信用的人得到更多额度,其他人则被排除在外。现在技术允许贷方向尚无信用记录的人提供有限贷款。通过对用户的各项数据进行评级就可以获得信用分数。

投资也变得更加容易。过去想要投资,只能通过昂贵的中介。现在有了像 Robinhood 这样的应用程序,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投资,手续费很少或几乎没有。随着银行业务被分解得越来越细,应用程序功能由原来只有一种变得越来越丰富,逐步形成了金融生态系统。

如何建立金融科技产品

1.培养同理心

人们如何对待金钱的态度是高度个人化的,这构成他们心理的一部分。你怎么理解金钱对某人意味着什么?

  • 想要理解用户对金钱的心理最好的方式是实际和用户在一起,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生活的具体情况和他们面临的问题。数据无法揭示全部。
  • 了解金钱背后用户的情绪和态度。是激进抑或保守?

2.培养用户的信任感

无论做什么金融科技业务,信任是最基本的因素。人们需要知道他们的钱会被用在什么地方,资金用途要求一定是可跟踪的。

3.服务邻接

为货币需求提供相邻服务的对接,金融科技本身就是一项基础设施。没有这项基础设施,就无法处理金融需求。完善基础设施能服务于核心市场后,应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来满足相邻的需求。

从哪里出发?

整体竞争环境越来越公平。20 年前某些金融运营特权会开放给今天所有人。新玩家会成为明天的老将,新的生态系统会越来越健全,每个人都能获得高度定制的金融服务,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财务计划。现在财务数据都集中在金融机构内部,未来有望控制在个人手中。

Drupal 8 开发笔记

目标是知识付费平台(视频+会员订阅),选型结果为 Drupal 8。

开发方法用服务器 Docker 加 VS Code Remote 远程开发。

一、准备工作

1、服务器配置

服务器操作系统:Ubuntu 18.04

安装 Docker、docker-compose、git

2、本地配置远程开发

本地操作系统:macOS Mojave 10.14.4

安装 VS Code Insiders、Remote Development 插件

微软在 5 月 3 日的 PyCon 2019 大会上,发布了 VS Code Remote,利用它开发者可以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上进行开发。历史真是轮回,最早硬件性能差的时候,就是瘦工作站的模式,所有的运算处理工作都由中央计算机完成,等到了 PC 电脑性能变高了,大部分工作都放到了本地。现在性能更高了,工作方式又变回去了,开发者不用在本地搭建开发环境,可以在统一的远程环境进行开发了。

给微软点赞。

(1)安装 VS Code Remote

该功能目前仅支持在 Insider 版本中使用,最终也会在 Stable 版本中提供。安装好 VS Code Insiders 后,在插件库中搜索 Remote Development 进行安装。

(2)编辑 SSH 配置文件

点击 Remote-SSH 标签,在展开的面板中点击 CONNECTIONS 右侧的齿轮图标,点击选择第一行的文件进行编辑。

格式为:

# Read more about SSH config files: https://linux.die.net/man/5/ssh_config
Host alias
    HostName hostname # ip 地址
    User user
	IdentityFile ~/.ssh/id_rsa

这里注意需要把本地的公钥上传到远程服务器,并开启公钥认证方式。

登录服务器的各项信息配置正确的话,保存后就能进行连接。

(3)打开服务器项目文件

连接成功后,像打开本地文件一样打开远程服务器的文件进行编辑。

二、Drupal 8 配置

1、启动 Drupal 容器

只包含 web 部分的配置。我有另外一台云数据库服务器,所以没有在容器配置数据库。

进入项目目录,写入 docker-compose.yml 文件,内容如下:

version: '3'
services:
  web:
    image: "drupal:${DRUPAL_VERSION:-latest}"
    restart: always
    ports:
      - "8080:80"
    volumes:
      - ./app/modules:/var/www/html/modules
      - ./app/profiles:/var/www/html/profiles
      - ./app/themes:/var/www/html/themes
      - ./app/sites:/var/www/html/sites
      - ./config/php/conf.d/php.ini:/usr/local/etc/php/conf.d/php.ini

启动容器:

docker-composer up -d

2、安装 Drupal 8

浏览器打开 http://ip:8080 按提示完成在线安装。需要注意文件夹的所属和权限。如提示不能写入、复制等错误,执行:

chown www-data:www-data ./app -R
chmod a+w ./app/sites -r

3、安装 PHP Composer、drush

(1)安装 composer

Drupal 8 系统核心、扩展、模板的管理与升级,官方推荐使用 composer,它可以自动地安装依赖,减少一些折腾。

推荐手工安装 composer:

# 在服务器上下载 composer.phar
wget -c https://getcomposer.org/composer.phar
# 将脚本从服务器上拷贝到容器中,CONTAINER_NAME替换为 Drupal 容器的名称
docker cp ./composer.phar CONTAINER_NAME:/usr/local/bin/composer
# 进入 Drupal 容器内部
docker exec -it CONTAINER_NAME bash
# 赋予 compser 执行权限
chmod +x /usr/local/bin/composer

测试是否安装成功,输入 composer 回车,看到下面界面即为成功。

(2)安装 Drush

Drush 是 Drupal 的命令行管理工具,可以更快效率地执行一些命令,比通过后台界面操作要快很多。用 composer 安装:

composer require drush/drush

4、升级 Drupal 核心

composer outdated "drupal/*"
composer update --dry-run
composer update drupal/core --with-dependencies
drush updatedb
drush cr

5、安装 PHP 7.2-bcmatch 扩展

Drupal 的 Commerce(电商)模块要求 PHP-bcmatch 扩展,而 Drupal 官方 Docker 并没有安装,需要自行安装。

进入 Drupal 容器内部运行:

docker-php-ext-install bcmath

然后重启 apache 使扩展生效: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6、安装扩展

composer 安装扩展的命令形式为:

composer require drupal/module_name

Ship It 4:通过影响力引领

作者:Tyler Odean,Reddit 公司产品总监。

翻译:关尔也

正文:

关于领导和管理,有些建议非常明确:关注什么事情是你必须做的。例如,根据团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或者在制定计划时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

但实现有效的领导力不是通过做,而是改变你的整体观念。尝试新的理念非常重要。 如果能用一个全新的框架来解决问题,将会更加有效。

这正是 Reddit 产品总监 Tyler Odean 发现的效率最高的方法。 过去他领导 Google 的团队工作了近十年。现在他的产品团队迭代改进 Reddit 平台上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名贡献者的排名、相关性、搜索等对网站非常重要的指标。

Reddit 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化的社区,产品团队不能想当然地调整他们自认为合适的产品变更。产品经理个人也不能理所当然地信任团队的决定。他们都需要把握产品成功的路线图。 

因此,正如 Odean 所说,影响力是根本。流行和肤浅的文化中,人们并不理解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或处于群体中,人们很容易被转移注意力。影响力意味着你可以产生信任,能说服他人你的产品愿景是正确的。

两种决策系统

其它学科能帮助我们认识产品管理的复杂性。Odean 强调,我们必须依据心理认知学回顾人类形成沟通的过程。沟通的基本逻辑就是确定让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听起来更真实的目标。显然,如果我们想引导人走向某个方向,我们就要让这个方向看起来是正确的!

当人类进行决策时,会有两种思考系统参与。系统 1 是依赖直觉、潜意识发挥作用的系统,系统 2 是主动控制的、有意识进行逻辑思考的系统。

系统 1 非常高效。无论我们是观点的表达方还是接收方,在系统 1 的情形下我们都可以快速、轻松地进行。这是潜意识的行为。

系统 2 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它类似于形象思维,更具有文字性和描述性。也是理性思考的方面,我们试图用数据和论证的逻辑来证明观点的合理性。大多数信任危机和分歧容易发生在这个区域。

Odean 举了个例子:

团队有一个提案,PPT 做得完美无瑕、计划看起来非常可行,潜在收益计算的也非常合理。但是你就是在怀疑。这是因为他们是通过系统 2 来说服你,他们没有与你的系统 1 建立起联系。系统 1 里事情非常简单,非黑即白。有趣的是,你也会用系统 2 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你的团队也会用类似的相反论点来反驳你。

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下去,一直无法达成共识。

避免认知偏误

为了避免认知偏误,你需要从系统 1 的模式中跳脱出来。

正如在开始时所说的,改变你的领导力意味着除了应用新方法和工具之外,还要改变你的整体观念。

如上所述,即使你理性地知道某些事情是真的,但还不能完全相信它。欺骗自己的大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同时,你可以为这些先入为主的意见做些准备。 来看一下:

1、可行性(Availability)

想象一下,你去喜欢的饭店吃饭,看到排了两队:一队排三明治,另一队排沙拉。医生告诉你必须少吃三明治,但排沙拉的队伍很长,而你今天只有几分钟的午餐时间。

你会选择什么?即使理性告诉你今天应该去吃沙拉,但无疑吃三明治更快,这会影响你的决定。继续吃沙拉就需要很强的意志力。

影响决策的原因很多时候基于可行性。你可以很好地沟通吗?你计划做的事各方面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了吗?事情的结果容易判断吗?

如果团队和用户觉得产品和功能都简单直接,他们将支持你的产品。一个好的营销活动需要引起系统 2 的注意,但一个伟大的战略也要充分考虑到系统 1 的作用。正如 Odean 所说:

如果不用动脑,那就最好。

2、锚定效应(Anchoring)

另一个例子。当 HR 在面试中告诉你工资时,第一个数字可以决定你对工作的整体看法。即使你知道薪酬是可以开放谈判的,并且你觉得处于强势地位,第一次交换意见可能会决定你在选择过程中的态度。

正如 Odean 所说,大多数的「交易」是在系统 1 进行,双方都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复杂的思考。初始值会作为未来的基准。因此,初始设定要非常小心,设法通过系统 2 来处理。

初始的决定,理应更慎重。

3、代表性(Representation)

最后是关于效率的建议。如上所述,系统 1 不会受数字这类抽象、复杂的方法所影响。

想象一下,有两个盒子,A 盒子里有 3 个新 iPhone。B 盒子里有 4 个,其中一个坏了。如果你受直觉引导,你会选择第一个盒子。

我们倾向于平衡。做产品就像烘焙一样。如果配方里有一种成分不合适,就会毁掉整个蛋糕。选择最好的那个镜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根本不会添加到故事中的场景(意思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多做出错)。

利用认知偏差:7个步骤

Odean 有一套技巧,用于利用认知偏差达到产品目的:

  1. 保持简单:人们对越容易记住的信息,越容易相信。信息越简洁,就越不容易触发系统 2。
  2. 不要惊动他人:吃惊会引起人的警惕。人们不喜欢很容易被说服,因为会感觉像是被操纵。
  3. 让用户同意变得容易:去做,除非有人反对再说。
  4. 控制比较点:人们一定会比较,亮出优势,回避弱点。
  5. 减少和用户争论:当你反对用户时,你就是在把自己描绘成最愚蠢的那一个。
  6. 向前看,不要翻旧账:新信息会改变一切,这比争论过去谁对谁错更容易。
  7. 看到更远的路:人,比你试图影响他做某个决定更重要。得到人心,可以建立起未来互动的关系。

总结:不要放弃方法,直到改变你的想法!

产品管理中对于影响力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习惯性跑题。人们经常列出几种用于改进的方法和工具,这是好的,但它没有解决主要问题:影响力。

如果你无法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方案,让他们能在困难时期跟随你,那么你的产品计划就不会稳定。

另一方面,如果你了解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系统 1 和 2 之间的联系,那么你会获得成功。Odean 的解释是,在你开始向人们提出一个想法之前,你需要引发他们的认知偏见。

诸如平均价值或极具简单性等是人类思维的永久特征。面对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这能极大地促进您的产品计划。有关认知偏差的更多示例和如何理解它提高你的说服力技巧,请参阅《思考快与慢》一书。

Ship It 3: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作者:Josh Elman,Robinhood 公司产品副总裁,Greylock 公司联合创始人。

翻译:关尔也

正文:

构建产品最好的方式是解决实际问题。想要产品具有影响力,需要了解用户是不是真的在使用产品,以及如何使用。 想要了解用户,首先要定义衡量用户满意度的指标。

产品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指标。 确保产品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最好方法是衡量每一环节的指标。

制定产品的衡量指标,依据是用户预期时间周期内执行关键业务的次数(关键业务使用频次)。

产品的关键指标,包括关键用户数据、流失率、病毒式传播和用户生命周期等,这些概念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框架,使你能够辨别出影响产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产品发布分析

开发产品最重要的是发布上线。所有的产品、公司,甚至是新功能,开始的时候都是零用户。与别的公司一样,你应该已经设计出能够吸引用户并真能为他们提供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你在弄啥咧?

第一组数据来源于早期的种子用户,对那些流失了的用户,也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使用过程。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困惑的,或是其它的感受。收集完资料后,将其转换为数据并分析相关性。再将数据还原到场景中,这些工作能对用户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所帮助。

启动阶段要问的关键问题:

  • 产品是否创造了一个真正重要的应用场景?
  • 我们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 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情绪?高兴、 轻松、与已有经验建立起了关联?
  • 用户能否通过产品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一旦了解了这些问题,就可以了解产品满足需求的频率,或用户实际使用产品的频次。 但是,没有两家公司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指标。

不同公司衡量指标变化的例子:

  • LinkedIn:用户群体有两类。一种是每周使用 LinkedIn 三次以上的招聘人员;另一种有着明确的招聘对象,这类用户每月大约使用三次。 这种情况下,LinkedIn 衡量指标不应是使用频次,而应该是通过入职率(结果)来衡量。

LinkedIn 能够从用户行为数据看到用户在平台上获得的可用性价值,从而不会浪费精力改进一般功能,而是专注于关键的业务。
  • Yelp:这是一种并不需要每天都用的产品。它被用来探索附近商户和服务,用户可能每周用到一两次。如果用户不常使用它,那么很可能通过其它服务商(如搜索引擎)来满足需求。

因此,每周活跃指标可能适合了解其表现。点评的用户,和寻找商户的用户相比,他的使用周期是什么?他们会一次发布所有评论吗?这是在定义和分析数据指标时首先需要了解的。
  • Facebook:它的使用频率定义为频繁,甚至是小时级别的,它能使你与关心的东西保持联系。有些公司认为需要具有与 Facebook 相似的指标,才算成功,这就存在偏差了。

从这些示例中看到,每种产品的情况都不一样。根据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不同,使用频次并不总能准确衡量绩效,频次高也并不代表非常成功。
  • Discord:这个 PC 游戏玩家交流平台的用户也可以分为两组,每日游戏的玩家和周末游戏的玩家。在分析行为数据时,Discord 需要明白,如果用户不玩游戏,他们不会使用交流平台,因此,周末玩家不应对工作日的行为指标产生负影响,反之亦然。

这样使得 Discord 将目标聚焦在「无论他们什么时间玩游戏,他们都会在 Discord 上」,从而不会把精力浪费在其它地方。
  • Airbnb:这项服务几乎不是每月使用。因此,指标不会以使用时间为主,他们的目标是,无论什么时候旅行找住宿地点,用户都应该使用 Airbnb。如何说服用户每年使用你的服务 3-5 次?这得确保你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当用户旅行时才会想到 Airbnb。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与 Facebook 使用频次相比,房主和房客之间形成良好体验闭环的指标有很大不同。

三种不同类型的用户:

通常有三种类型的用户:核心用户、随机用户和冰冻用户。

冰冻用户很少使用产品,随机用户偶尔会使用,但并不喜欢产品。 核心用户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这些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真正地喜欢并支持我们的产品。

核心用户是最重要的,他们获得了能使他们忠诚的使用体验。这些核心用户,是那些真正使用你产品的用户,能提供宝贵的意见。如果你能够发现并衡量用户的使用频次及体验感受,那么「构建更多能使多数人成为核心用户的产品」会更容易。一旦拥有一些核心用户,想办法「克隆」更多的用户。这是你实现病毒式传播的方法,也是让核心用户成为传播者的途径。

想要成功,了解用户

用户通常如何使用你的产品?在产品解决了需求的背景下,考虑那些用户与产品交互频率的指标,然而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被频繁使用才能成功。

重要的是,当用户需要时,你的产品是他们首要的、自然的和习惯性的选择。通过挖掘衡量用户行为和相关体验的数据,获得忠诚度指标,打造一支能使产品成功的「核心用户」群体。

— END —

创业、产品、技术、运营话题分享

Ship It 2:用户研究:激励与驱动力

作者:Ketan Nayak,Dropbox 公司产品经理。

翻译:关尔也

正文:

不与用户对话的产品经理是不称职的,重视用户研究是构建优秀产品的基础。

作者的哲学可以总结为:

通过运用同理心和揭示真相来使用户获得驱动力。

让我们来了解这些。

使用户获得驱动力

想让用户热爱你的产品,就要懂得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进行有效的用户研究可以为两类人提供支持:

  • 你的团队:可以帮助设计师和销售人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工作。
  • 你的用户:使他们能更容易地使用你的产品,从而满足其需求。

只问用户他们想要什么是不够的。用户并不总是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用稍微不同的方式去问问题:用户用你的产品来完成什么任务?用户不是想要产品(手段),他想要的是可以完成日常任务(目标)。

如何让你的产品可用?了解以下问题:

  • 用户日常任务有哪些?
  • 这些任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 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完成这些任务?

你可以将「要完成的任务」视为一种详细的用户故事。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两种人需要购买酸奶。一种是为上下班路上喝的人,另一种是为放学后的孩子购买的人。这两种用户为不同的目标购买商品。前者需要一个带小吸管的大酸奶,喝得时间够长,这样上下班途中会比较「愉悦」;后者则需要一个带大吸管的小酸奶,这样能快速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会让他们吃的太多而生病。

运用同理心

运用同理心需要系统地以用户容易理解的方式向用户传递价值。向用户显示你完全理解这些问题,并能与解决问题建立起连接。

考虑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体验。你希望用户感到愉悦,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是学习那些能让你深入了解用户感受的内容。

例如,用户本人可能有很好的体验,但如果他们无法向老板解释这种体验,那么你的产品就不会成功。你需要经常问这类相关问题的原因,努力了解客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各种体验。

揭示真相

揭示真相意味着需要有一种方法可以验证许多假设,从而设计出优秀的产品。

事实和数据可以让你做出更好、更明智的决策。定量分析非常有用。Facebook 发现当你有 7 个或更多朋友时,你可能成为留存用户。而Twitter,门槛就变成了约 30 个粉丝。

用户可以告诉你很多,但通常他们并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如何使用产品的。如果您不收集数据,你就不能基于假设构建产品。

例如,当 Facebook 在 2006 年首次发布动态流功能时,出现了巨大的反弹。用户声称不喜欢它,但数据显示并不如此。动态流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这种情况是用户自我觉知失败,但数据显示其实是成功了。

— End —

— 🍒你也可能感兴趣 🍒—

创业、产品、技术、运营话题分享

Ship It 1:如何实现产品与市场匹配

作者:Dan Olsen,于 2005 年创立了产品管理咨询公司 Olsen Solutions,同时也是《The Lean Product Playbook》一书的作者。

翻译:关尔也

正文:

产品与市场匹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产品市场匹配金字塔:

  • UX(用户体验)
  • 功能特性
  • 价值主张
  • 未满足的需求
  • 目标用户

如上所见,金字塔顶部三层与产品有关,金字塔的基础则与市场有关。

目标用户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处于最底层。 如果你误认为它是靠后的,整个金字塔就会崩溃,你就得重头再来。 你必须要考虑未被满足需求的用户,否则他们不会使用你的产品。

其他部分都是从这里构建的:价值主张是向未满足需求的用户说明价值,功能特性完成价值的传递,而 UX 是用户接收价值过程中的体验。如果整个环节都是相统一的,那么产品就与市场是匹配的。

精益产品流程

产品和市场匹配,需要通过精益的产品流程来实现。你可以从金字塔的底部开始,一路向上。

  1. 确定目标用户
  2. 确定未被满足的需求
  3. 定义价值主张
  4. 确定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的缩写,最简可行产品)功能特性
  5. 创建 MVP 原型
  6. 与用户一起测试 MVP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第一到第三步,这是产品市场匹配金字塔的基础。

确定目标客户

通常公司对目标用户的想法一开始听起来不错,但在深入挖掘后,实际上会发现非常模糊。比如「千禧一代」乍一看觉得不错,但当你仔细思考时,就能发现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问题,需要更进一步深入。例如:「渴望在家做饭的千禧一代」。

用户可以有共同的高层次抽象的需求,但他们具体的需求会有区别。 例如,一个足球妈妈和一个年轻的速度爱好者可能会有共同的需求:「在家附近 100 英里内开的车子」,但他们的具体需求将会大不相同,足球妈妈可能需要有车内空间来运送她的孩子、朋友和运动装备,她可能重视安全和燃油经济性;速度爱好者可能注重加速、造型、外观。这就是为什么路上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汽车。

识别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

在谈论需求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问题和解决方案。

  • 问题:产品应解决的问题,要求能对用户产生利益。这是产品的必要条件。
  • 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详细设计和实施方案。

产品经理常常不花时间仔细考虑问题,而是直接进入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 60 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承包商会投入 100 万美元的研发费用发明一种可以在零重力的环境下写字的「太空笔」,而苏联只给他们的宇航员 0.50 美元的铅笔。两者都解决了问题,但成本明显不同。

美国宇航局的「太空笔」纯粹是着眼于解决方案,我称之为「解决方案污染」。它的目标偏向了「创造一支在太空中写作的笔」。如果目标集中在问题上:「需要在太空写作」,解决的办法就不会偏离问题焦点,本可以节省 100 万美元。

鉴于问题可能包含许多需求,因此根据用户价值确定优先级非常重要。 但是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提出了一个公式:

用户价值优先级 = 重要性 × 满意度

  • 重要性:以用户的某项需求,例如,节省时间、节省成本,向用户提问:「这对你来说有多重要,从 1 到 10 分打分。」这是一种确定需求重要性的简便方法。
  • 满意度:询问用户对当前解决方案的满意程度。

竞争性市场中容纳的是重要性非常高的需求,这些需求其它公司已经能很好地满足,尝试寻找重要的但目前还很难满足的需求,就是机会所在。

定义价值主张

用户能获得哪些好处,或问题如何能更好地解决?在这里,我建议应用 Kano 模型(译者:这里可参见产品经理成长系列 5:产品 & 价值):

  • 产品如何满足客户需求?
  • 使用产品时用户满意度如何?

简单地在图表上画出这两个指标,能得到三种重要的功能/满意类型。

必备型——满足需求不能直接导致满意,但它可以避免用户不满意。例如,安全带是汽车的必备品,但它并不能让客户满意。每个座位必须有一条安全带。必备功能可以是产品提供的核心服务,但它仍要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

期望型——越多越好,越少越不好。芯片的速度比竞争对手快 10%,那就要比竞争对手好 10%。没有它会导致一些问题,有了它就能有更多的价值。

兴奋型——没有它不会导致问题,有了它会给用户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需求和功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GPS 导航过去是一个兴奋型功能,现在也非期望型,而是已经转移到必备型中。

昨天的兴奋型变成了今天的期望型,继而成为明天的必备型。

我们如何用这三种类型来提出我们的价值主张?

简单来说,价值主张要说明以下问题:

  • 你提供了哪些用户权益?
  • 你如何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建议创建一个矩阵网格,在必备型、期望型和兴奋型类别中至少列出一个好处。接下来,把每个竞争对手作为一列,你的产品也属于一列,以评估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你不会对所有内容都重视,但是这项练习将展示出你具备的差异化优势:你将在哪里胜出,哪些部分你能出类拔萃?

示例:优步(Uber)的价值主张

本文摘要:

  • 层层分析:
    • 确定目标用户
    • 确定他们的客户的需求
    • 定义问题
  • 通过重要性和满意度确定为被满足的需求
  • 使用 Kano 模型定义价值主张

十位硅谷产品大牛的智慧结晶:《Ship It》

近两周没有更新微信公众号,原因是在翻译《Ship It》,占用了很多时间。它是一本关于产品经理的书,作者是硅谷大厂的 10 位产品大牛,Ship 的意思是「发布」。

我在写《产品经理成长系列》最后四篇时遇到了瓶颈,涉及到操作层面,原料庞杂,裁剪上找不到干净利落的感觉,也想通过翻译这本书来获得一些灵感。

这本书可以从 Product School 免费下载(PDF 版本)。地址是https://www.productschool.com/ship-it-book/

不得不说,翻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根据几个关键词,大体能猜测出句子的意思,但如果把翻译内容顺畅地写下来,达到没有语病的要求,也很耗精力。大家辛苦一点看吧,重要的是领会意思。

接下来会陆续发布这 10 篇文章,今天是目录和前言。

目录:

1、How To Achieve Product-Market Fit

如何实现产品与市场契合。以产品 – 市场匹配金字塔分层模型来说明。

2、User Research to Inspire and Empower

用户研究:激励与驱动力。通过用户研究发现产品的真实价值,激发同理心和揭示真相来使用户获得驱动力。

3、The Only Metric that Matters

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尽管同样是「使用频率」这个指标,各个公司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核心用户是重要的资产。

4、Leading Through Influence

通过影响力引领。以认知理论说明产品影响力如何对用户发挥作用。

5、Why FinTech Matters

为什么金融科技产品很重要。创建金融科技产品需要理解用户对于金钱的态度,以信任为基石,拓展应用场景。

6、Building a Culture of Experimentation

建立试错文化。通过养成 6 个习惯来建立公司的试错文化。

7、How to Crack the PM Interview

破解产品经理面试。主要讲应聘产品经理岗位需要准备的事项。

8、The Evolution of the PM Career

产品经理职业的演变。讨论产品经理职业生涯,每个阶段的工作责任和内容。

9、Lessons from Managing Products at Facebook

Facebook 产品管理的 9 个经验教训,有关于产品视野和团队管理等。

10、How to Unleash Your Inner Leader

如何发挥你的内在领导力。讲了作者经历的产品「失败」的教训,说明内在领导力的重要性。

序言

亲爱的(未来的)产品经理:

你正面临紧迫的项目截止时间,而你的工程师对开发功能感到厌烦,设计师正在喋喋不休地谈论设计规范,业​​务经理对预算失去希望,销售团队只想讨论定价。你要怎么做?

产品经理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及最重要的责任,是专注于客户。你是客户的引导者。你首先要关注他们的兴趣,并确保最终结果实现了你确定的那些重要目标。

即使是最好的产品经理也无法仅凭直觉来做到这一点,谁都不是神仙。你需要收集信息,系统地了解用户,并学习如何有效地将对用户的理解传达给团队,以期能够共享远景、激励团队和保持正确的路线。

本书是 10 位硅谷公司产品经理的智慧结晶,他们来自 Airbnb、Reddit、Square 等著名互联网公司。他们提供了实用的思路和方法,告诉你如何将用户放在第一位,让团队支持你,成为真正的产品经理。

10 个章节内容涵盖了用户研究和指标分析的具体建议,以及产品经理职业规划、沟通技巧等。无论你是哪个段位的产品经理,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思维更新,进而为你的用户和事业达成更多的目标。

祝你愉快!

产品学院 CEO:

Carlos González de Villaumbrosia

产品经理成长系列(6):场景&行为

场景,有四个要素:时间、空间、对象(人、物、数据等)、事件。

互联网语境下的场景分为大场景和小场景。

大场景更准确的说法是应用场景,比如说停车场无人收费、室内定位技术、高性能并发业务、实时数据分析与风控等,一般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应用新技术或新模式,解决某种问题,带来便捷和效率。应用场景一般和解决方案相关联。

大场景用于说明产品在什么情况下更适用,用于体现产品的先进性。

小场景称为情景更为合适,表述得是某类或某个用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方式,使用什么功能,来达到什么目的。

这和敏捷开发中产品经理写的「用户故事」(作为一个……的角色,我需要有……的功能,以便实现……的价值)有某些类似。但情景更关注用户使用产品当下的状态特征。

小场景在我们设计产品时非常有用,我们在面对一个页面、功能、交互设计时,要想到用户用它时的情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哪里,办公室或家里,具体是卧室、客厅还是卫生间马桶上,用什么样的姿势和设备,花大段的还是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什么样操作。

同样的信息元素,不同的情景下呈现的方式和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尤其是产品经理在画原型的时候,脑子里要有一个用户,想象 TA 打开这个页面,最想一眼看到的内容是什么,哪些内容也是 TA 所需要的,却没那么重要,TA 最需要操作的是什么功能,等等。这样布局、元素大小、信息层次等的设计思路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关于不同的场景,再举两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一些软件有「老板键」的功能。

还有一些小说站有 Word 阅读样式,看起来就像在用 word 一样,实际上内容是小说。

场景就说这么多。下面说行为。

行为,是用户从进入到退出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和产品交互的动作。

用户的动作,大部分时间在看,一部分时间在操作键盘,一部分时间在操作鼠标或直接用手指,少部分时候用语音来控制(以后可能会成为主要交互手段),这些动作都会留下数据。

对于用户行为,产品经理有两部分工作,一部分是用户研究,另一部分是数据分析,各占有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大部分比重。

用户研究重要的一个手段是用户画像,你对一个人了解的越清楚,越能预判他的行为。研究用户行为,主要是分析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或压力,什么因素造成了用户这样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关键的业务动作。

另一方面来说,人是非常复杂的,同一个人,会呈现几种思维行动特征,经济人模式下,受理性支配较多,会以效用最大化的方式行动,会产生像电商活动中的比价行为;而社会人的模式下,以感性为主,会有从众和冲动行为。

反应在产品逻辑里,有的地方明确是以利益引导,有的地方是以情感打动,一般鼓励时用前者,规避时用后者。如卸载软件时,你经常会看到可怜巴巴的表情和话术,试图控制你不要卸载。

用户研究的方法论有很多书都写得不错,这里只总结一句我认为重要的话:一涉及到人和群体的研究,一定要想到分层、分类。

关于数据分析,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只列举,不细说。

  • 用户从什么地方来,渠道来源的数据。
  • 技术与设备属性相关数据,如网络、型号、分辨率、操作系统等。
  • 用户粘性、活跃度相关数据,打开频次、停留时长、跳出率、回访率等。
  • 用户关键业务数据,如注册、下单、付款、卸载等。
  • 用户生物社会特征数据。
  • 功能载体(基本是指页面)维度的数据。

如何入门用户数据分析?快捷的方法是阅读百度统计、Google Analytics、神策数据、友盟数据统计的帮助文档,用两天时间精读,数据分析就能入门。

与用户行为相对应的,是机器、程序行为,这也是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

比如用户从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URL 回车到页面渲染出来,整个过程会发生什么?手机各种传感器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掌握了这些常识性知识,技术小伙伴会很乐于和你沟通,你也不容易被忽悠「这个需求实现不了」。

从这一篇开始,就进入到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细节了。下面 2 篇分别是功能和交互、界面和内容,讲产品经理天天要面对的细节,最终展示给用户的作品。最后再加 2 篇迭代和交付、运营和增长这个系列就结束了。

产品经理成长系列(5):产品和价值

互联网仅 20 多年的历史,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被正式确定也仅仅 13 年左右,相对于其它岗位,它还很年轻,在不同的公司里,产品经理的工作范围和重心也不一样,有的重市场包装产品宣讲、有的重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有的重项目管理落地实现,也就是说真正做产品经理,具体工作方向会偏重于其中一种。

通常产品经理本人会觉得产品设计是根本,其它的都属于「不务主业」,毕竟公司应该有市场、项目、运营相关岗位,产品经理就是要集中精力做好这设计的工作,但这就得看公司性质以及业务阶段对产品经理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了。

一个人精通产品从创意、实现到运营盈利全流程很难,视兴趣和优势所在,扎实弄清楚一个方面也属难能可贵,公司所谓的员工「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往往是说在新的阶段,对你发挥新作用的期望和你对那个领域不精通不能产生更多效益所产生的矛盾。

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在打好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对其它方面也重视,尽快摸到门径,让公司对你产生指哪打哪的灵活感,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本身就是难以精细确定的。另外从自己创业的角度讲,具有综合型产品能力的好处不言而喻。

本系列前面几篇,先从用户和需求说起,谈的是产品的起源,再阐述业务和市场,说明了产品所处的竞争环境和服务于业务的任务,最后讲了商业和盈利,讲得是产品的使命和目标。

本篇是承上启下的一篇,进一步阐述产品和价值。之前的几个主题,讲得都是宏观的原理,这对于锻炼综合型的产品能力至关重要,之后的几篇,是执行层面的,教给大家具体的功能、界面和内容方面的操作思路。后续计划会出原型设计工具 Axure RP 9 的教学视频。

我们平常入手产品经理,普遍是从「术」切入,直接画原型、写需求文档,主观感受上,这种「入门方式」效率很高,很快就能上手干活,但从实际成长性来说,其实效率很低,脑子里没有之前那些关于商业、市场、业务的概念和原理,干活的过程里潜意识里只有 What 和 How,而没有 Why,提高会比较慢。

所以,整个产品经理成长系列 10 篇文章,从重要性上来讲,我作为作者,认为前 5 篇的权重要占到三分之二。

读完前面几篇,你现在对产品有什么「感觉」呢?

引用维基百科上的定义,「产品(Product),是用来满足人们需求和欲望的物体或无形的载体」。来延伸一下它的含义:

产品分为有形的部分和无形的部分。

而无形的部分是产品所能溢价的部分。

对于这一点,维基百科做了这样的补充说明: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产品的实体,还包括产品的核心利益(即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用和利益)。产品的实体称为一般产品,即产品的基本形式,只有依附于产品实体,产品的核心利益才能实现。期望产品是消费者采购产品时期望的一系列属性和条件。附加产品是产品的第四层次,即产品包含的附加服务和利益。产品的第五层次是潜在产品,潜在产品预示着该产品最终可能的所有增加和改变。

产品经理常说的「可用性」、「易用性」,只是对于产品实体而言,解决了产品能用和好用问题,也就是「人无我有」的阶段,仅满足了用户核心利益,是初级的层次,这个阶段一般只能用价格战来定胜负。

而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的部分,则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我们希望用户对差异性功能更加渴望,对品牌、服务更加信任和依赖,并对产品的升级换代(创新)充满着期待,属于「人有我优」的环节。

这部分,也与产品需求方法论中的 KANO 模型建立了关联。KANO 模型是产品特性和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描述。分为:

  • 基本型需求——必须要有;
  • 期望型需求——有了更好;
  • 兴奋型需求——超出想象;
  • 无差异型需求——实质没什么不同;
  • 反向型需求——完全多余;

举两个例子。苹果的手机产品,第 1 代一登场,就引起了人们的超级兴奋,尽管有些基本功能可能还不如传统手机好用,人们对它每一次的升级换代都充满了期待,这种情况在 iPhone 6 系列达到了顶峰,全球 2.4 亿台销售量让苹果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据说这也是乔布斯参与设计的最后一代 iPhone )。此后,iPhone 新型号的创新一直赶不上用户的期望,用户产生了无差异感知的心理。

另一个例子是特斯拉汽车隐藏式把手的设计,据说当时设计师和工程师都不愿意为了这个「无关大局」的设计和研发付出精力和时间,这对汽车品质和驾驶体验能有什么提升?老板马斯克的倔脾气上来了,门把手必须要隐藏起来,谁不愿意干谁就滚蛋,最终感应式的门把手被设计出来,最终证明,用户是很热衷讨论和宣传这个设计,愿意为这个小功能买单。我们很难琢磨用户会在哪些地方产生期待,不一定全都在核心功能上。

从一般产品、期望产品,到附加产品、潜在产品,产品经理需要为这个过程努力。

思考怎么实现这个过程,回归最朴素的想法。怎么才能让用户对你的产品期望或兴奋?

答案是让用户感知到你的不同。

怎么才能和别的产品不同?

差异化的特性很难想到。有个简单的做法就是与主流相反,这样能留给别人深刻的印象。比如苹果操作系统,很多细节都与 Windows 系统叫着劲来,窗口的关闭、最小化、最大化按钮 Windows 在右上角,苹果系统在左上角,鼠标滚动的方向,两个系统是相反的,这种想法的地方还要很多。

世界上的人都爱分阵营,本来就是个习惯的问题,但为了证明自己优越和说服他人,那一定会自发地想出些道理来。

还有比这个更简单的思路,也许也是最简单的思路了。那就是直接让某些习惯了的东西消失。这更能给用户造成冲击,硬件产品的设计上尤为如此,比如 iPhone 实体键盘的消失,特斯拉汽车门把手的隐藏设计等。

顺着这个思路,汽车的后视镜能不能消失?如果消失了,用户会不会兴奋,会不会讨论它?事实上有的公司正在做这样的事,利用两侧外置摄像头来替代实体的后视镜。新的特斯拉 Model 3 内部精简到只留下一个平板电脑,剔除了任何可以去掉的实体按键。尽管有的人批评它,但是喜欢的人更多,可以预测最后一定是喜欢上这种极简的设计的人是大多数。

继续联想,手机的屏幕能不能消失,电池能不能消失?汽车的方向盘能不能消失?刹车油门能不能消失?只要能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同样的功能和目标,那就是可以的。这种创新思路简单,但做法(解决方案)就复杂了,很多时候要期待材料和技术上的关键突破。

取消了习以为常的交互方式,用户难以接受,但另外一个角度,人们总是喜新厌旧,一样新东西并没有比旧东西好太多,但人们也会喜欢更新的事物,这也是人性矛盾方面之一。

从这里也引申出了产品价值的公式:

产品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 替换成本

这个公式在国内是百度贴吧产品之父俞军首先提出的,非常巧妙的一个公式。首先它不是说新旧功能之间的竞争,而是指出了新旧体验的差异。体验是很主观的东西,虽然有一定的量化办法,但总归是柔性的,代表着用户就是觉得好,但说不清楚哪里好。

这种情况一定是几个关键的用户体验原则起着作用:需要的时候出现、不会给用户造成负担、不用用户费脑、用户只需最少的生物能量即可驱动和驾驭;

替换成本则是多方面的,有金钱(利益格局)、时间、习惯、情感等。有趣的是,替代成本可能是负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个价值对用户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各类补贴,可以说是用运营手段为用户替换决策加码。

比如说微信替代短信、移动支付替代刷卡、手机替代相机,都能从这个公式中咂摸出味道。新能源车还替代不了燃油车,就是充电和续航这两项体验还上不去,尽管每公里行驶成本前者大约只有后者的 1/10,养护成本也更低,还有政策加持,但是新体验和旧体验还不能达到等值。

产品价值不光体现于用户一端,还要体现于对公司的价值,我们经常还会听到行业价值、社会价值等。把价值换成「好处」两个字普通人就更好理解了。

做产品当然要对公司有好处,否则公司为什么花钱招人做这款产品呢?产品经理的难点也在于平衡这些价值。

有的公司老板(或上级 Boss)一厢情愿地想了些对自己更有利的产品策略,就命令产品经理去执行。这时候就考验产品经理的技能之外的能力了。

产品最大的难点就是有些策略没办法当场去验证对错,所以才会有 A/B 方案验证,如果你没办法说服老板,你要不选择抗旨不遵,要不选择听命,坚持和妥协都难,经常大概是后者,否则职场难以生存,如果数据越来越好,那恭喜你,老板是个英明的人,你也可以跟着成长,但你也可能会习惯了对开发小伙伴说:「老板就是这样要求的」;如果结果不好,你还是得承担责任,因为你是产品经理。

成为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很难。必要的条件是有一定的产品决策权限,想要有产品权限,需要有成功的产品做背书,没有权利,又很难做出成功的产品,这就是个悖论。

总的来说,在公司里做产品,需要遇到对的人,在对的时机选对了方向,加上强有力的执行和快速地错误回滚,综合起来,成功几率就非常小了。

说回产品的社会价值,Google 有一个理念是「不做恶」。这个理念不管有没有做到,能提出就非常伟大的。同样是搜索引擎,虚假的医疗信息害惨了多少个家庭就不说了。还有某公司疯狂搜集用户隐私数据盈利……案例实在太多。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最好还是能做一些对用户、对社会有长久正面价值的事情,这样自己活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