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程序是人和机器直接沟通的方法和结果。现在AI作为中介,在人的自然语言下生产程序。不久的将来,AI识别、认知、决策水平更高,人类会像远古大巫一样沟通天地万物,prompt 便是咒语。帮助人对接AI接口、占领AI入口,优化交互界面和咒语,应该是AI元年早期的一波红利。#个人开发者也有机会

6月1日 星期二 晚间小雨

活的清醒、通透的人有两大共同点,一是目标感强,二是动机明确。

他们的特点是内心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在不同角色身份和场景中,行为都符合目标。

比如在职场中,你的目标是什么,在这家公司,你的目标是什么,在上级和同事关系中,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都十分清楚,一言一行都不会违背目标的达成。


工作手记:

部门承担着核心重型产品的实现,之前处于从0到1实现过程中。今年开始,需要把产品部署到项目里,在实际项目中检验成果,结果出现了严重的可用性问题。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遛,就知道了。

部门领导严重焦虑,这关系到他的领导和销售部门评价他行还是不行。他给产品、研发人员施加压力,要求快速响应项目需求,今天项目上提了需求,明天就交付。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被骂。

除了骂,我觉得有几点工作更重要:

1. 建立项目台账,全局可视化。让所有的人都能看清项目情况:有多少项目并行交付,每个项目对各子系统提出了什么需求,各项目都存在哪些问题,为这些问题分类分级,分析对应原因是什么,解决策略是什么。

2. 复盘。造成产品不可用的根本原因是过去产品设计、研发存在问题。复盘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确定旧产品如何改良,新产品如何设计研发。

3. 明确新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创造这些条件。筛选有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人选和团队,如果有,如何激励;如果没有,去哪里找人。

四月遐思

4 月 28日

每个人真正青梅竹马的是时间。认识这位青梅竹马的朋友却和认识自己一样难。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位朋友,以便让它在生命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毕竟,时间离去,就代表着生命终将到达尽头。

人一过 30 岁(准确地说结婚有孩子后),能够自由分配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接近奔四,更会觉得时间紧迫。到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得到的答案是不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不平庸,代表着某方面有成就。想获得成就,要有基本条件、要有耐心、要有方法、要坚持。

4 月 3 日

大部分时候,追求的都是结果,目的性很强。极少情况下,追求的是过程。在悲观的人眼里,一切美好的事物在接近和获得之后,就会变得平淡无奇,得到了就意味着结束。随着时间的流逝,旅程的推进,美好的事物终将会衰落,被更美好的事物所替代,所以过程也没有长久可言。

4 月 1 日

总结了一组关键词,并按重要性排了序:

  1. 心力:一切惟心造。愿力强大,目标专注,路径可能尚未清晰,但一定知道方向在哪里。心力强大,能够藐视一切困难、百折不挠,心有定见,不再为虚名、尊严和无关紧要的事耗费心力,就有机会取得胜利。心力主要靠内积,也要从外部寻找滋养,靠近那些让心力增长的人或事,吸收能量。
  2. 认知:认识到认知是可以刷新的,是元认知。保护好注意力(也不要为浪费了注意力而耗费心力),才有条件提升认知。认知很多时候是回归常识和本质,认知需要深度思考。
  3. 时间:唯有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但时间对于每个人的价值不一样。把时间用在哪里?如何让单位时间的效用最高?健康和精力,本质上是时间。
  4. 消费侧:这不单是个经济术语。主要是指能控制和影响的受众,拥有庞大的受众基数,有渠道触达他们,有平台让他们获益,这是最大的倚仗,通过与受众价值交换而获得。
  5. 供应侧:这也不单是个经济术语。拥有下文技术、管理、资金几个关键词,更容易掌握供应侧。对上游来说,「定价权」是最大的优势。向着供应侧、生产方转移,创造、创作有价值的东西,于个人而言,和消费侧重运营的工作性质有较大的不同。判断自己的优势所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换句话说,你更适合发现、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还是更适合把有价值的东西推向受众。
  6. 技术:学习技术的资源已经没有门槛了。关键在于效率,这时候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在年轻力壮时没有把结构性、原理性的知识打通,以后掌握应用层面的技术就更困难一些。困难的另一个方面,还在于日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学的越多,知识会自动编织,用一种体系来旁通其它体系,这个体系可能是辩证法。
  7. 管理:纯粹的管理,以团队为单位,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为要务。管理之上,成为领袖,大局的公平、效率也只是迎合人心、人性的几个因子而已。
  8. 运营:标准的 OKR (目标-关键成果)体系。是一张地图,知道现在在哪儿,做什么动作,要去哪儿,走了多远。
  9. 资金:当以上关键词都不具备时,拥有大把的资金,做个刘禅就挺好。不动不作,低风险地缓慢收益,享乐就好。当有了大把的资金时,以上只有心力、认知和时间三个买不到,其它关键词,如果用买更合算,那就让资金流动起来。没有资金时,前面 8 点就是赢得资金的关键因素。

生财有术体验营首日思考

第一篇:只有掌握了资源,才有可能获得别人用金钱来换取资源的机会。这些资源可以是技术、商品、流量、渠道、平台,更可以是信息。知道谁需要什么,知道谁可以满足,就可以在其中运作。信息差是反「同理心」的,不能用同理心来获得,需要客观地观察多元化、差异化的用户群体和细分市场。

第二篇:我有幸亲身加入过千团大战,并且是起步较早的那一批。美团 2010 年 3 月上线,我的团购网站晚一个月 4 月上线,为我赚得了第一桶金。现在回归上班,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一定要在出卖固定时间获取工资之外,拥有不靠出卖时间赚钱的能力,规避掉失业风险。要么是投资,要么是打造出实现「睡后收入」的产品,结合第一篇获取信息差的方法,打造这样的产品也并非难事。

第三篇: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技能优势,自己视为平常的手艺,很多人都不具备,需要付费才能获得相应服务。如何将技能产品化或服务化,并进行规模化,掌握定价权,需要持续思考。这是已有的「资源」,比寻找新的资源更为容易。

写下以上文字后的感悟:学而不思则罔,看的多,却缺乏深度的思考,涉猎再多的信息都是无效的,写下思考的过程和结论,这种方法就很好。思考之外,还需要执行力,知行合一,才能有机会获得财富。

抖音运营手记

2020-11-08 周日

想不如做,说不如干。

周一说了书摘类抖音账号变现思路,周末我们就来实际操作。

找一张图书背景,选择一段以前发在朋友圈广受点赞的文字,再挑选一段轻音乐配好。

还可以合成配音?别的账号似乎没有人这么干,算是创新,编辑好发到抖音上。

再来修改头像、简介,取消以前关注的账号。做完这些事,抖音运营就正式启动了。

我有一颗只要你和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你需要教导的温暖爱心💗#读书 #人性 #智慧 https://v.douyin.com/Jugyy8Y/ 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直接观看视频!

第一条视频几分钟内就有 300 多播放量。最终达到 400 多不再增长,30 余个赞,赞比还不错,基本没有粉丝增长。

到了晚上,发出第二条视频,内容来自某号的文案,播放量基本和第一条持平,点赞数仅 10 个,原因可能是没人愿意为扎心的内容再去点赞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智慧 https://v.douyin.com/JugPoru/ 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直接观看视频!

这条视频犯了个错误,没有控制播放时长。大约有 12 秒,对完毕率的指标不太友好

两条视频都是 500 个播放量以下,粉丝数增长不到 10 个,无评论。抖音平台应该是先小范围投放曝光,再看点赞与评论,再决定投放范围。

期待明天。

2020-11-09 周一

想到以前在 Kindle 上看书标记了很多句子,看看有哪些可以用。

灵机一动,直接拍个 Kindle 实物照片怎么样?比前两条做起来更简单。

加开幕特效,再根据内容类型,配个稍激昂的音乐,吸取之前没有控制视频时长的教训,控制在 7 秒左右。

对待爱人、孩子也是一样,不应该反复暴露、指责她们的缺点#领袖智慧 #人性 https://v.douyin.com/JugPHph/ 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直接观看视频!

上传,触发了审核机制,一直是等待审核的状态。过了 15 分钟左右,被审核通过,播放量停在 50 不动了。尴尬,这可能是条失败的创作(结论先不要下那么早)。

晚上下班时间,再发一条,还是回归到前 2 条的形式,这次内容比较多,来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长控制在 8 秒。

你要了解的#经典名著 #智慧 #人性@DOU+小助手 https://v.douyin.com/Jugyajf/ 复制此链接,打开抖音,直接观看视频

8 秒时间肯定无法看完全部内容,视频自动从头播放,音乐总是在 8 秒间循环,不断地重复,令人烦躁。我觉得这种体验并不好,用户可能会点击暂停去看。

吃晚饭的时候,Kindle 那条视频也超过 400 播放量。看着 4 条播放量均在 470 左右没超过 500 的视频,不禁感叹抖音的算法控制得实在太好。

高潮来了。

Kindle 视频突然点赞数上升,紧接着播放量也开始猛增,以十几秒百级播放量的速度上升。

感觉是肯定能上千的节奏。20:15 播放量 999

可能能达到 3 K 播放量?21:21播放量 8888

破万是有希望了。想截一个 9999 的图,但是涨太快了,没截到。21:42 播放量 1W 整

这么容易做出一个爆款?真是有点小惊喜。不知道最终有会多少播放量,23 点上床睡觉的时候,2.5W 播放量。

其它 3 个视频并没有被带动,只有个位数的增长。

早上醒来,这条视频播放量达到 3.2W,粉丝增长 170 个,点赞约 1100 个。

第 3 条视频就有了这样的成绩,真是鼓舞人心。3

2020-11-09 周二

中午常规发一条,中午 12:10 前后是个好时间,大家吃饭午休是个刷抖音的小波峰。

今天没有太多时间选择内容,内容不够有力道。在关键词句上加了小箭头的特效,算是小优化。

很快播放量破 500,增长停滞。收获了一条评论互动,若干个赞和粉丝。

计划发布 10 条视频后,做一次 Dou+ 推广,使粉丝量尽快达到 1K。

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的内容,是取胜之道。重点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书摘内容,晚上继续加油。

一个简单的抖音变现小思路

在抖音中,有一类账号的内容制作较为简单,这类账号就是「书摘」。背景是一本书,从网上搜索一些金句放在书页上,静态图片配乐。以下面这个账号举例:

可以看到,编辑这种视频非常简单,所需时间也短。视频的质量关键在于搜索和选择「书摘」的内容。

我们来看看这个账号的数据方面:

点赞量和粉丝量分别是 430 万和 38 万,最高的一个爆款视频获赞 9.8 万。

那么它又是如何变现的呢?通过橱窗和小黄车,这个账号橱窗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图书,显示销量为 10.3 万册。现在还没研究清楚销量是如何统计的,假设佣金每本只有 1 元,光这一个产品就赚不少。

这个思路,用在视频号中也未尝不可。

晴转小雨

🌧

把时间、精力和情绪,用于产生长久价值的行动上。

尤其是情绪,包含着创造和毁灭的能量,不要把情绪用于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更不要让情绪蔓延。

平静地说出正确的观点,至于别人如何理解,如何抨击,都是别人的事,不必解释,更不必重复去解释。

大格局,第一步是识别长久价值,第二步是为长久价值提供空间,供它生存、发展、壮大。把多余的东西扔出去,空间就变大了。

想清楚那些真正对我有用的,对我长期有用的,把时间、精力和情绪,都放在它上面。

能不能看懂随缘了

商业的本质是使资源和需求对齐过程中产生溢价。商机,就是发现需求,发现资源,发现对齐的最优路径。

资源分为信息、物质、能力。信息就是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物质,包含一切有形的商品和产品,也包含资本;能力就是我能而别人不能的无形力量,关系是能力,研发、生产、包装、渠道、流量也是能力。

从拥有的角度来说,分为我的资源和世界的资源。我的资源是有限的,世界的资源是无限的。

我的资源中有重要的两项:发现自己核心资源的能力,发现并使用世界资源的能力。

拥有我的和世界的资源的成本不同。世界的资源在未动用之前,可能无需成本。《老子》说,资源向低姿态方流动。

需求产生市场。市场有不同的维度,客户性质维度有 to B 和 to C,客户的生理属性、社会属性都构成维度。时空均在这些属性中。

可以卖我的资源,或世界的资源。卖向维度切割出来的市场。

发现一个好资源,或创造一个好资源,推向有需求的那群人。

人接收信息的渠道只有眼(50%)、耳(40%)、鼻(10%)。眼睛看到的有静态的和动态的,耳朵听到的是声音。形式上也有维度。对人施加影响的形式,也由此固定。

如果能重上大学,我会对自己说……

上周高考可以查分了。大部分小伙伴两个月后就能走进象牙塔,享受至青春、至快乐的时光。提笔的当下,我都能回忆起上大学前那种后所未有的轻松。

当时对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我并没有深思熟虑。后来的许多岁月中,我依然如此,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没有认真审视,以致于回头看时,空留一丝遗憾。

我想大部分人都这样懵懂,那些有清晰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人,早已跃到上一个层级,享受他们的快乐去了。

我时常想,如果有人能在关键时刻给我一些建议,让我“早知三年事,富贵万万年。”那我多么幸运啊!

少走弯路,就是捷径。今年我身边有三个小朋友要上大学,这篇文章就当是小礼物送给他们。

如果给我一次重上大学的机会,我会告诉自己这样度过大学——

掌握学习的技术

如果上了大学后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学会学习。

寒窗苦读了十二年,难道还不会学习吗?

过去,老师制定教学计划,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熟记各门功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力求写下正确的答案。

大学里的一部分课程同样如此,但更多的课程将引导自学的能力。

在大学里,要掌握自学的技能。自己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展开调研。当你想了解一个新领域时,能够快速地搭建起整体知识结构。明确学科要达到的目标、所解决的主要问题,了解它的历史进程和当前状态,能深入思考新概念的本质,了解不同派别的核心观点,掌握学科的精华和前沿内容,和过去的知识、思维建立起联系。

如学习历史、管理、营销、经济,学习写作、理财、人际关系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学习具体的工具和技术:乐器、编程、Photoshop、炒股等,都能快速阅读大量材料,构建整体轮廓,从中抓住重点,了解原理和本质。

并不是都要学,而是想学哪一样时,或被迫要学时(在工作中,通常要有很多新内容要学),都能迅速入门,进而精通。

以后的世界一定变化更快,需要终生学习,不断迭代更新自己的思维。最坏的情况是,当你需要转行时,也能快速掌握新行业、新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除此以外,工作、社会上的问题一般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越是开放,就越难获得最佳答案,就需要能够快速地获取新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没有老师带着入门、阅读、练习,自己有计划性地收集资料、调研实践,拿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来。

我是大学毕业后很多年,才逐渐有了学习的心得。之前上大学学的两个专业分别是会计学和新闻学,都属于文科,和我从事的工作不直接相关。我的岗位是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涉猎的知识面比较广,比如美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工程管理、数据统计、运营增长等,目前所在行业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是有大量新的艰涩的内容要学。除此以外,兴趣使然,我也学了 10 多年中医,略有心得。

就我的经验来讲,首先是学得越多,学得越快。尽量多地跨领域学习,知识会自动关联,潜移默化地融合,很多原理性的东西是相通的,“悟性”就会越来越高。

其次是知识框架、结构的搭建,先形成一份知识地图,始终知道所处位置,要去到哪里,全程有清晰的全局视角和脉络感。

然后是抓住某一点的主题性阅读,重点突破,就像“学习方法”这个主题,有非常多的书在写这个内容,拿来通读一遍,心里就有数了。

再是材料的收集整理,信息的选择过滤。建议会上国际互联网,很多最新的内容全球都是以英文首发的,能获得第一手资料。

再是对不同观点的容纳能力。

最后是基于输出的学习。

当然还有更多的技巧。

学习是一门技术,大学中牢固掌握了这门技术,以后将无往不利。

此为第一。

拆解观念

拆解观念的意思是松解已形成的固有观念。

18 岁的时候,很多观念已经形成了。比如,饮食健康观念、地域偏见等,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禁忌、喜好和原则……上大学后,会有五湖四海的同学,能接触到不同的观念,这对松解观念有好处。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三观的不同,人和人最多的冲突,也是三观的不合。

每每心中产生“应该……”、“不应该……”这种信念时,都要关注下心中之神发出这种声音的缘由,避免偏激、执拗。

这方面我也吃过很多亏,一直在修行。

为可预见的事做准备

上大学过程中和毕业以后,必然要发生哪些事儿?

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恋爱、考驾照、毕业、考研、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

为必然要发生的事,做好充足的准备。否则,你可能面临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毕不了业、结不了婚、买不了车(需要摇号)、买不了房(需要若干年的连续纳税)、孩子上不了学(没有当地户口)……

每一个新的阶段,都是可预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以上列举的那些事情,是否是人生之路必然的选择?

有句话说:大多数人过的一生,才是值得过的。

还有句话说:人们还像两千年前那样生活,秉承着传统的理念。很多人都不用像过去那样生活,因为世界已经不同了。

结交优秀的朋友

大学时期建立的感情,和其它阶段不同。

大学之前的朋友,会因为走的路不同,渐行渐远。

大学四年,在同一个院系,学着相同的专业,毕业后留在相同的城市,大概率进同一个行业,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基础。

那些行走在校园里的优秀的老师、同学,尽可能主动地结识他们。靠近优秀,就有机会变得优秀。

去欣赏他们的优秀,去感恩他们对你的影响,去珍惜共同的经历。

读 500 本书

这是个很量化的指标。

每周读两本半,四年后就能达到目标。

一本平常厚度的书,4 小时内可读完;稍厚的书,大概需要 8 小时以上。

就按读完一本书平均按 8 小时算的话(实际上要低于这个时间),5 本书需要 40 小时。

如果每天读 3 小时的话,一周正好是 20 小时。

也就是说,只要保持每天有 3 小时的阅读时间,上完大学后就能读完 500 本书。

每天少 2 小时打游戏、刷抖音,就能完成这个目标。

退而求其次,读完 300 本也能建立起读书的习惯。

如果本文里提到的其它事情都没有完成,仅完成了读书这件事,人生也将不同。

我现在尽量不开车,上下班地铁上看 2 小时,平均每年看几十本。很后悔浪费了大学时的时光。

看书尽可以从感兴趣的书看起,不需要刻意选择。看的多了,自然就会不满足低质内容,进入到更高质量的选择中。

书中自有千钟黍。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丰富人生经历

在同等时间下,经历的越多,人生就越有厚度。

所以,到达一个新的城市,进入一所新的学府,结识新的同学,尽情体验各种生活。去游玩,去远足,去恋爱……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没有经历过的,都可以尝试。

繁华落尽,才能平淡归真。经历过,方风轻云淡。

与过来人交流

年轻的时候,总是低估了经验的价值。有了一些经验后,才知道别人真的知道你不曾经历就不会懂的道理。

多少有点“年少不知曲中意,读懂已是曲中人。”的意味。

听闻过来人的一句话,感觉轻飘飘没有分量,甚至可笑,等到醒悟的时候,才感觉震撼。

我觉得人生的遗憾就在于这里,不经历,不经时间的洗练和社会的毒打,经验就无法获得。

不妨多和过来人聊聊。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过来人如果能分享一些经验,何尝不是快乐。

如果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能稍稍获益,那我的快乐就加倍了。

性格和职业

端午期间,和老婆刷了一部剧,名字叫《隐秘的角落》,是最近很火的一部网剧。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连续剧了,因为很耗时间,现在几乎连看完一部电影的完整时间和耐心都没有。

这部剧只有 12 集,所以很快就看完了。结局真是细思极恐。当得知作者紫金陈原来是一名产品经理时,我就对作者更感兴趣了。找了他的小说来看。

据一篇文章写到,紫金陈是这样的经历:

紫金陈原名陈徐,紫金陈是他的笔名,86 年生人,08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水利系。因为对炒股感兴趣,毕业后他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就是做炒股软件的同花顺,并在这里干了三年。刚入职时,他的工资只有 3500,后来涨到了 4000。很多人觉得 3500 的工资太低了,跟现在的应届生都没法比。但要知道,那是 2008 年,12 年前。

2008 年的时候,我也转型为了产品经理。工资应该是比紫金陈多 1000,但我是在北京。

紫金陈的性格:

他说自己其实挺适合做产品的,觉得做产品和写小说很像,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但他觉得自己性格内向、情商低、合作能力差,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公司生存。上班时觉得领导智商低,领导也认为他沟通能力不行,一来二去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就被公司劝退了。没了工作的他想过做其它事,计划考公务员,但又不想过那种一眼看到头的生活。计划学习编程,想做一些网站接广告联盟赚钱,后来觉得极消耗精力又赚不到什么钱。后来,经过对自己的分析,他找到了一条或许可行的路,写小说。

我觉得内向、情商低、合作能力差这三点,和我真是极像。「不需要太多与其他人打交道,专注干自己的事就行」也和我对自己的认知是相符的,类似的话我也说过很多次。

还有很相像的是,我现在都在学习编程,运营网站,想通过网站赚点钱,也往往是因为太消耗精力、时间,不能持续地进行。

我也想过写小说,甚至想到了以这次的新冠疫情为背景。武汉第一次正式报道疫情的时候,我在武汉,大规模爆发的前两天,领导又让出差去武汉,我不愿意去,他还问:「你们就这么害怕吗?」直到除夕的那天,才刚过 14 天潜伏期。提心吊胆好几天。

那几天就和老婆闲聊,可以以这个内容作为开头,接下来写,主角感染到了病毒,这一切都是瘟神的阴谋,但主角意外获得了超能力,一路过关升级获得了蝙蝠的全部能力,但并非吸血鬼编制……为保护人类,和瘟神 BOSS 来一场决战,最后发现吸血鬼和瘟神,都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成员,而自己获得这些能力,也是地球长治久安的命运安排……

但是没有写的信心,一直没有开头。是不是也该试着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