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套利”的故事

这几天沸沸扬扬的彩票中奖新闻,让我想起曾经一段职业经历。

10 年前,我的团购项目做到了头,盈亏平衡都难以维持。

那是 2013 年,历时三年的团购大战已接近尾声,头部一哥、二哥已胜出,剩余的几千家网站都已成了炮灰。

因为后续没有很好的现金流创业项目,我又出来打工了。

面试了一段时间,我选择了一家小创业公司。

这家公司主业做“彩票积分运营”。

体彩福彩也有会员体系,这个可能知道的人不多。注册成会员,买彩票就能攒积分。

老板的生意就是帮某地某彩中心消积分,积分消掉多少,对应地就能拿到彩票中心多少钱。

只不过积分玩法和信用卡、移动联通、航空公司不同。

一般公司都是建积分商城,上架些毛巾、行李箱、话费、里程来让用户兑换,积分设得奇高,常规消费攒的积分基本兑不到好东西,年底积分还要强制清零,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别小看积分商城,其实就等同于一个电商平台。搞过电商的都知道,系统建设运维、招商入驻、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商品运营、订单运营、活动运营、售后服务,绝对是个苦活脏话。

好在银行、运营商、航空公司习惯了做甲方,把积分商城外包出去,每年投些钱就完事,对这些大公司来说,这点钱就是九牛一毛,对小公司来说,却也不是小数目。

问题是钱花出去,实惠没给到客户,没落到好评不说,利润都被一帮职业薅羊毛的薅走了,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积分通胀,不能怪甲方或者外包公司,因为专业套利的人搞成了大型产业链,分工有序。海量积分都被他们掌控了。

如果把兑换积分设低了成本就会大,也更容易被他们洗劫,设高了普通用户啥都兑不出来。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商旅订票的灰产,有些渠道能帮顾客低价订酒店、机票,一部分就是通过积分换出来的,至于大量的积分是怎么得到的,以后有机会详细说。

当然这种非正常渠道换出来的票,也有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被官方退票,被拒绝消费。

在野蛮生长的阶段,某程这种大机构也卷入过这种风波中。这行干得好的人一年捞上千万。

现在比以前差一些了,毕竟薅羊毛的业务和技术漏洞越堵越少,信息差也少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了,还有不少人在吃这口饭。

说回老板彩票积分运营,玩法可以说非常聪明,每年年中、年尾操作两次,就帮彩票中心把存量积分几乎全部清掉,赚到的钱非常可观。

他是怎么做的呢,面向彩民,开展会员积分抽奖活动,采购年度热门产品作为奖品,比如 iPhone、iPad,提前在彩票站点宣传预热,到时间现场组织彩民玩即时开奖游戏。

奖品就摆在一边,时不时就有 Bingo 大奖开出,奖品直接发放到中奖会员手里。

这完全迎合了彩民的心理,中奖的人不用说激动万分,没中奖的人热烈盼望下一次活动。

彩票中心也高兴,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

老板最开心,投入少量钱买奖品,收到了彩票中心大量的费用,一年就忙这么两个月,这个商业模式简直是太好了。

但是这个模式的门槛在于活动策划和运营能力吗?显然不是。

前面讲的都是背景,如果你看到这里,关于套利的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我进入公司,当然不是干刚才所说的成熟业务。

老板借鉴了上面的思路,计划开展一摊新业务。精简后的业务过程是这样的:

通过任务获得积分——积分玩游戏——积分提现

说白了,就是把彩票积分运营模式复制到线上线下,中间再加上博彩环节。

因为我有团购创业经验,所以被引入进来。

就是这个新业务,在我们做的过程中,被几个玩家套利了,其中一个玩家累计套现近百万。

实际上,为了避开一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风险,上面的业务过程要复杂得多。

开始时,我把团购折现省钱的模式,改造成消费返积分,导入了一些团购商户和团购中间商。对,团购也有中介赚差价,这个模式以后有机会讲。

这样用户线上消费的渠道就变多了。

但指望着博彩爱好者,通过线上消费获取积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积分获得太慢,数量也太少。

为了改善这一点,后面我们合作了一家预付卡公司。自从有了这张卡,套利的关键条件就具备了。

有人问,在别的电商直接就能低价购物,为什么要来你这里原价消费,就为了返的积分?

这就要说到这个平台的另一块核心,博彩游戏的作用了。经典博彩游戏都有,类似于21点、轮盘D、百家L、老虎J、骰子这些,除此以外,还开发了些轻型的即猜即中和定时开奖的,还有一些娱乐型的捕鱼、射箭等小积分游戏。

可能有人怀疑这些合法吗?

当时有几个举措。一是做了改头换面。游戏名称和皮肤都变了,但博彩投机实质没变。

腾讯的彩票频道也有一些类似的游戏。像转盘抽奖这类,很多网站都有。

二是设计了双重虚拟货币,分了两个游戏步骤,第一步是把积分变成游戏里的金币,然后再用金币玩游戏,最后再把赢得的金币提现到银行卡中。

以小搏大的五六款重型投机游戏隐藏在数量繁多的小游戏中。

总之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玩法经过专业的法务评估后,确定没有法律风险。但坦率地说,肯定是擦着边的。

很小众的一个模式,既不是普通的游戏,也不是常规的 O2O,两者结合起来的用户圈层中最核心的那部分还是筛有赌性的那类人。

但赌性就是人性中暗藏的一点,区别只是有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人人都向往不劳而获,运气来临的那一刻,全都颤抖不已。

在内测阶段,老板司机就用价值约 10 元的积分,博到一注类似于双色球游戏的一等奖,奖金几万块钱,陆陆续续分几次提现都到账了。

是的,我们对提现也设立了门槛,每周能提一次,每次只能提金币总数的一定比例,以控制资金沉淀和流速。

推广期间,从数据来看,用户增长不够快,但粘性非常好,签到领积分几乎从不间断,游戏平均时长也很喜人。

前面说到,用户获取积分的方式还是不够好。

最终老板找到合作公司发行了一张预付卡。不是常见的那种先充值后消费的普通预付卡,而是一张有银联标的借记卡,也就是说,能在任意 POS 机上直接刷卡消费。

在 12306 里也有这张卡的身影,此处不细说了。

通过网站给这张卡充值,再持卡去消费,都能获得网站积分。经过不断地试算调整,最后大概稳定在 100 元兑换 5 元的积分。

我们还得和商户谈好协议结算或者客户导流的服务费。我们的利润最终就出在这上面,不知道大家看懂没有。

自此,这个模式在理论上实现了完美的闭环。但链条太长、模式太重、用户变现路径太繁琐。这是项目后期失败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移动支付也越来越普遍,刷卡消费的场景逐渐消失了。

预付卡的功能上线后,很快就有用户套利。

后来我观察到,套利行为总是开始于内部,因为内部人对规则最为熟悉。

套利用户占总用户数的比例并不高,这也证明了套利的总是少数,大部分人的商业敏感程度都赚不到这种钱。

但这里面有三、四个狠角色。其中最厉害的一个,是东北某市的一个老板。

他和老板是熟人,也是早期的种子用户,我们和这些种子用户都有联系。

这个大玩家是怎么做的呢?

网站注册账号——申请预付卡——充值——在自己的 POS 机上刷卡——获取积分——1:1 兑换金币——不玩游戏金币直接提现

这个套利流程里,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是 POS 机,我猜他有商场或市场的业务,或者同时在做信用卡刷单的业务,他的 POS 机,应该是三方结算机构的那种可变商户信息 POS 机,每一笔消费记录里的商户名称都不一样。

这种互联网 POS 机,我也有过一个,只有普通计算器那么大。

第二个关键点,是 1:1 兑换金币,但凡这个不成立,他就有可能受损失。

上面我们说过,为了规避法律风险,我们做了积分到金币两种虚拟货币的转换。

为了能让用户快速完成这个步骤,我们设计了简单的押庄闲游戏。

积分一半押庄,一半押闲,无论开出什么结果,金币翻倍。这样正好实现了积分 1:1 兑换金币。

不聪明的玩家,在这一步可能就把积分浪费了。

得到金币后,网站作为庄家,其实是希望你继续去上面提到的四、五个重型游戏中下注。

你有极低的几率中大奖,上面提到中几万块钱就是个例子。但多数人大概率是把金币赔光,因为赔率就是这么设置的。

只要不下桌玩的时间足够长,那一定是输尽。

以上就是积分博彩项目的核心商业逻辑。

大玩家用积分兑换成金币后,直接提现了。但凡他去玩游戏,那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被收割。

所以他的目的和行动很明确,就是用 100 元的流动资金,去套 5 元的积分返利。

限次限比例的提现规则,也是在他的提现压力下做出的策略改进。

他还有一部分成本,就是 POS 机背后银联清单机构的手续费,常规比例是千分之六上下,像他这种专业玩信用卡的,选择代理机构角色和特殊商户类型,大概可以做到千分之三,甚至更低。

印象里早期他大概每天交易流水是几万元,每次都能正常提现后,逐步流水就变成 10 万,最多的时候一天小 20 万。T + 1 日扣除了交易手续费的钱都又都能回到他的银行卡里。

以 10 万元流水计,可提现金额就是 5 千,当然这些钱一次提不走,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提走大部分,到最后也有少量提不走。

他这样交易了大约半年,最后总共提走近 100 万。

他的优势在于知道我们老板的项目目的和过程,知道老板有闲钱试水新业务,不是那种诈骗犯随时可能卷钱跑路,同时也熟悉平台的规则,不懂的还能随时找老板和员工问。

另外几个套利的玩家,就没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了,每天万八千的流水,当然也可能受了些客观条件限制,比如消费限额等。相当于每个月又干了份兼职。

但总量来说,也套走不少。

我其实不太理解老板对套利玩家的态度,为什么不直接封掉账号或设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老板的意思是就当发工资养了几个测试用户,有助于网站规则早日完善。

另有一个可能的原因,也是想给合作的预付卡公司制造一种“虚假的繁荣”,庞大的流水能让他们证明这次合作是成功的。

我同样不理解套利大玩家的做法,按道理,有交情的熟人,不应该这么薅朋友的羊毛。

就像我自己也有 POS 机,也熟悉平台的规则,但我觉得得有职业道德,不能薅老板羊毛,也没有把这个套利的信息差告诉亲戚朋友。

可能有钱人,百八十万不是太在乎的数字,有钱人薅朋友这点钱,也不存在心理压力。

我不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现在还没成为有钱人。

今天讲了一个套利的小故事,如有雷同,请不要对号入座,我只是为了说明赚钱的思路,写了一个故事而已。

套利这种赚钱的模式,值得重视,对于普通人来说,月薪 3 万,收入就不算少了,税后拿到手里,一年可能也就 20 多万,赚 100 万不吃不喝也得四五年。

平时保持对套利机会的敏感,如果发现这种信息差、利润差,快速行动,可能就赚到一桶金。

最后再从理论上总结一下套利。

很多公司、人为了验证市场、为了赚钱,都要花掉一定的成本。主要发生在生产、营销这两大环节里。

有的钱花的很直接,有的钱花的很隐蔽,这些钱终会在特定的小环节里产生了增值或利差,比如消费返还积分、推广活动补贴、外卖红包等。

只要有人花了钱,或将要花钱,或将赚了的钱拿出来扶植市场,这部分钱就可能与你有缘。这是个大前提。

然后仔细地观察交易环节中的利润差或利率差,观察不同市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的价格差,就有可能赚取到一定的利润。

套利的基本原理是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导致同一资产在不同市场、不同交易环节、不同地点或时间点的价格存在差异。套利的人利用这些差异迅速和高频次的交易,最终赚取风险较小的利润。

套利的目标是无成本获得资产,再将资产变现;或低价获得资产,高价卖出。从价差中获得利润,而不承担较大的风险。

几种常见的套利策略:

1、空间套利:利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价格差异。例如,某一商品在不同城市的价格不同,套利者可以从低价地区购买该商品,并在高价地区出售,从中获利。

2、时间套利:利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价格差异。例如,股票在交易日的不同时间点可能有微小的价格波动,套利者可以在这些波动中进行交易,以赚取小幅利润。

这两种策略比较好理解。

3、跨市场套利:利用不同市场或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异。这可以涉及同一资产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价格差异,或者不同金融工具之间的价格差异。

举例:早期国内有不少比特币交易平台,各平台的比特币的价格不同,就有不少人在 A 平台买入比特币,在 B 平台出售,赚取差价。

4、利率套利:利用不同利率环境之间的差异。例如,套利者可能通过在低利率国家借入资金,然后在高利率国家投资,从中获得利润。

举例:早期 P2P 火爆的时候,利息惊人。很多人信用卡分期或其它渠道贷款,加杠杆投进 P2P 平台里,赚取利率差。

套利操作层面的三个问题:

一是套利机会越来越少,比如上面提到的商旅订票套利,就更难做了。

二是一些套利机会可能只存在于极短的时间内,需要快速、准确地执行。

三是需要注意投入的成本,可能存在被反套利的风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