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1950-2012)》书中提到关于山寨“起源”的一则趣闻(上册,P80)。 继续阅读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书摘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所谓政治,就是把同意你意见的人搞得多一些,把不同意你意见的人搞得少一些。
“达成共识”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之一。 继续阅读
形式和内容
做互联网产品,经常能遇到项目管理中的推诿扯皮、进度缓慢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团队不独立,项目由公司内的两个部门协作完成,或者是采用了外包。相对来说后者可能更好些,毕竟是较为明显的商业行为,钱在自己手里把着,较有话语权。如果是公司内部的两个部门,有不同的领导,不同的考核方式,不同的“山头主义”,那真是着了急了。
抽集两个部门的相关员工组成一个临时的项目组,是常见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改变了组织的形式,有时候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时候发现这个办法未见成效,原因也很简单,人是聚在一起了,心还是散的,没有共同的理念、信念和目标。而这些,正式组织的内容和实质。
有时候,形式能很强烈地影响或决定内容,就如同新闻理论中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决定论,到了这个程度,事实上形式所形成的规则和逻辑已经决定了信息和权力的流通和分配,形式引起的势能(形势、势差)变化。
资源的意义
人的一生,就是资源管理的过程。
资源是什么?时间、情绪、人际……把这些词和“管理”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管理,而我们现在在鸡汤型的成功学书中总能找到这种类型的关键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成功归纳成做好了资源管理。
管理又是什么?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个词,每个词又都可以写出一本书来。
雪中炭、锦上花和井边石
凡夫俗子很难分辨一个人身处何种境遇。人们更愿意有锦上添花的行为,但价值明显低于雪中送炭。
炭是焦黑的,肮脏的,廉价的,但它是实用的,点燃后可以发热,可以救一个濒临冻死的人;花是好看的,芬芳的,昂贵的,但没有了它,锦依然是华丽的,有了它,衬托的作用也甚微。
可有可无的情况下,何曾眷念,自然不屑一顾。危难之际,滴水之恩,恩情似海,浩荡轰烈。
世俗往往是雪中无炭,更落井下石。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却更添多余之物,这也就是马太效应吧。
2014春晚最感人的歌曲
时间 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 就老了
生儿养女 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 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 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 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 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 满脸的皱纹了
《“赢”在微信》书摘
用户关系决定了一款社交软件的用户会使用多久。
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不会给我们很多的时间去做长期的调研。市场变化太快,需要敏锐地感知用户需求,快速做出决定。 继续阅读
密码保护:回忆这几年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读书笔记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之一。偶尔看过提纲觉得干货不少,区别于以往教材内容的过时和杂凑感,遂决定深读,边读边记笔记。
全书结构分两部分,一块儿是战略,一块儿是风险管理。 继续阅读
人力资源之根本
人力资源是诸多生产要素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产出最大价值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提高效率是手段之一,效率的基础是激发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诸如积极性、热情、创造性与责任感等,而确保公平公正是效率的保障。
上面这段话太学术了。让人心甘情愿地付出其实非常容易,满足他的利益,并把更大的利益放在后面,给予他希望。这个利字,就是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这个利,名誉、地位、信仰、理想、主义、爱情、自由、金钱、美女、宝马、豪宅……求仁给仁,求名给名,人总有追求精神、物质两个层面的满足,统统都是“利”,满足他们,就会激发他们无限的热情,赴汤蹈火,乃至舍身取利。
公平公正是个根本不存在的名词,没有这样的事实,只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评价中。当一个人自己认为付出和收获与身边的那个人不对等时,不公平的意识和观念就形成了,就会挫伤他的热情与积极性。而给多数人制定的规则,初衷正是要保持公平,和世界上大多数事情一样,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效率与公平就是矛盾。比如一个人认为他产生了较大的价值,虽然拿的工资比别人高,但他认为还应该比别人有更多的自由,于是他认为不应该和其他人享受同等的考勤制度,和别人一样被考勤制度所限制,就是对他的不公平。如果别人也认可他的能力和价值,则觉得他享受了自由是公平的,反之,别人就会觉得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