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格拔升后的沟通障碍

沟通氛围决定沟通效果。

想实实在在了解一个人一件事的本来面貌时,就得平平实实地说人话。

如果上来就把逼格提升,那意味着中英文混杂、国际范、专业术语以及说话的神情和态度的“专业化”,就裹挟着对方也会把沟通内容包装拔高,这不是常态,沟通价值就会减弱。官话、场面话无不如此。

寻根问底,能回归到务虚和务实这对死敌。想务虚的时候,说些高大上的正确无误的废话,打着哈哈,顺畅喷泻着最热最火的词汇,没有停歇连续不断,等你过后一想,发现什么有用的都没有听到。

表达能力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练就这种配合环境说话的能力。但表达能力等同于沟通能力吗?如果能理解沉默也是一种沟通,那就知道表达和沟通是两码事,这个道理很少有人能够明白。

表达也分口头和书面,沟通的对象也有“善听者”和“善读者”两种,我见到这两个词,是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上,他以这两者区分了美国的历届总统,以此为例,告诉怎样以对方习惯的方式去工作。

我的口头表达能力确实很差,这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起源于舌系带太紧,自卑从童年至今。但我知道,即使口头表达强,也没法将逼格高的对话氛围降下来,这得靠气场,气场来自于有源的自信。

据我观察,两人之中体己话,三人以上逼格升。

名人中,我最喜欢看俞敏洪和周鸿祎的演讲内容,他们的特点就是口语化,接地气,像平常人说平常话一样。史玉柱也可算上一个,至少在《我的营销心得》里是这样。别的人,你知道他说的没错,可是总缺那么一点频率相近的共鸣感。

一言以蔽之,务实的人很难和装逼犯尿到一个壶里。

分不分文理科又能怎样

QQ弹出新闻说新出台政策,以后高中不再分文理科。和我无关,知道也这样一则新闻,也没有点开看具体的内容。

又看到QQ中医爱好群里一位中医兼老师谈到这件事,认为此举是国之幸,民之福,认为国家高考改革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想象以后国学和数学一样作为基础学科。

我对此嗤之以鼻,说:“先把教师的队伍弄明白了,就有望了。任何时代,任何形式,只要有真正的大师在那儿,就能启发很多学生。”

我的潜意思是教育的本质和分不分文理科无关,而真正能使教育产生成果的,需要有真正懂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他认为和教师没关系。

我这样说的出发点是我看到了过去的同学里,哪些当了老师,哪些又当了警察。

而观念的形成是基于人是核心和主导地位,在中国的环境里,涉及到人和制度的关系,那一定先整好人再说制度,创办一家公司是这样,管理医院、学校也是这样,上升到教育和医疗的体制问题,同样如此。

人好了,制度自然好了;制度再好,遇到人渣,照样玩完。

重搭台子新唱戏比较简单,找到懂得本质、抓得住重点的人才来,出发点是好的,开出的药方也是有效的。半路接手的,那就需要改变原有班子成员的观念,免不了要“排除异己”。人理顺了,事情自然就对了。

而对于决策的系统,我也不抱乐观态度。天知道是不是某人的孩子对分科痛恨不已,偶尔饭后抱怨,被他老子听了去,于是乎就有了这样的结果。

别笑,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我小学时候,周日有时上课有时不上。有一次,我和同学打赌,说这周末不上课,而同学信誓旦旦地说已经听班主任说过了周末是一定上课的,我回去问我爸,我爸说改了,我听了闷闷不乐,说害我打赌输了,结果你猜怎么着?

周末改不上了,我打赌赢了!为什么,因为我爸是校长。

同情心

夜里梦到一个女子对我施予了极大的同情心,早晨醒来心中充满了悲凉感。努力回忆梦里的人是谁,似妻不是妻。

未闻儿郎夜啼声,朝醒犹忆谁我怜。

梦里我遭遇了失业的不幸,当事人给了我似是而非的安慰。

一个正在写字的女子,抬头凝望着我,满脸都是悲伤,眼神里尽是怜惜,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饱含着同情。

她的影子一半中有我熟悉的感觉,而整个人又不知道是谁。

现实中恐怕不会有人对我有这样感同身受的同情。每当早晨对梦里的情愫念念不忘的时候,我就刻意保持着这种心境,无论喜忧,不想跳脱。这样感觉离心很近。

通勤的地铁上,我一般都在看书,一个多小时看三万多字。最近在看德鲁克的《管理》,为了保持这种心绪,改看了《遇到最美的宋词》。

有一天,给孩子读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到后来,难过不已,忍不住流出泪来……

很明显超过了正常的情感范围,没准儿是病了。

网站流量统计小结

网站流量统计的方法

想要得到网站被访问的数据,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网站自身开发数据统计的功能,这种方法只有特殊数据需求的并有技术实力开发的网站采用。

第二种是利用第三方流量统计系统,如百度统计和Google Analytics等,原理是需要统计数据的页面都调用第三方提供的一个脚本代码,这个脚本完成数据的收集和传输功能,第三方接到数据后完成处理和展示供用户查询。

最后一种方法是使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服务器上的web服务软件生成的日志文件,如IIS、Nignx、Apache的日志,需要将日志文件按一定的周期切割好,一般是每天,把这些源数据导入到软件中处理和分析。<!–more–>

第三方统计系统

使用第三方统计系统的优点是简单,注册好账号,添加网站,系统会自动生成统计代码,将代码嵌入网站页面中即可。缺点是下载和解释站外的脚本资源会影响速度,尤其是第三方路线环境不好或者负载高的时候,都会导致页面整体载入速度慢。小型的统计系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如51.la,cnzz等,另外是安全和隐私问题,毕竟运行的是第三方提供的一定程度上未知功能的脚本。

使用百度统计据说会提高百度收录的权重,另外百度统计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应用,如本文章右侧出现的返回顶部按钮,就是百度统计的脚本提供的,这个功能只需要在百度统计后台开启就可以,还有百度商桥(百度免费提供的客服系统)也受百度统计代码控制。

Google Analytics十分强大,胜出百度统计好几个级别,用起来相对困难,但流量术语、概念的定义和分析比百度精准,缺点是上手难一些,速度更慢,据说被墙有时数据会不准。

百度的核心产品和模式其实都是照着Google抄的,典型的Search engine+Google Adwords+Google Adsense三套马车的架构,不能不说这套模式真是Google最伟大的发明,搜索引擎面向普通用户,Google Adwords面向商户和广告主,Google Adsense面向网站主,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到达含有Adsense广告的网页时,首先这个页面一定是和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有匹配关系的,这也是搜索结果质量高低的直接反映,Adsense所引入的广告和页面内容作了第二次匹配,经过精密的算法,广告和内容的关联性非常强,当用户对检索到的内容满意时,广告常常也会在他的关注之内,这就为广告主提供了价值,而广告主可以在Adwords平台设置受众的细分,如性别、年龄、行业、地区等。

Google怎么确定的了用户的社会属性?这是Google Analytics和Adsense产生的Cookie直接起了作用。Cookie是寄存在你电脑上的一个文件,Google对你所使用的终端环境设定了唯一标识符,当你浏览了大量的含有Analytics和Adsense脚本的网站时,你的数据在不断地被Google搜集着,不要怀疑使用这两个产品的网站的数量级有多大的规模,统计是免费提供给站长用的,Adsense是能帮助站长拿到美元(广告收入)的,你访问的网站中大部分都含有其一,或者两者并用,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Google知道你用什么设备上装的什么浏览器经常在什么时段访问什么网站,知道在浏览器上搜索的关键词是哪些,通过大量的数据沉淀分析,从而得到行为背后你的精准画像,很多时候Google比朋友都了解你。

这就是免费的意义与免费的产品要做强做好的真谛。

百度的核心产品构架完全照搬Google,而且更为极端,推出了竞价排名,操纵了搜索的结果列表,另外做了一些本土化的工作,因为抄得相对底层,不像腾讯那样都是能被普通用户看出痕迹的表面的抄袭,所以人们往往不提百度的抄袭,其实山寨王的称号在我看来更应该颁发给百度。

使用第三方统计主要是快速理解它的术语以及易混淆的那些概念,如PV、UV、IP。

这三者的区别可以举个例子说明,在一个使用局域网上网的部门里,共有10台电脑,其中1台电脑装了2个浏览器,一个MM看到一个有趣的页面,就在QQ群里分享了链接,另外9个人都打开了这个页面,装两个浏览器的哥们儿还用两个浏览器都打开了一遍,其中3个人被另外的标题吸引又贡献了一次点击,那么PV、UV、IP的数值分别是多少呢?答案是14、11、1。这是最初级的。

这是我上次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把网站放到路由器里》后百度统计后台的数据,可以看到在我分享后不到1个小时里,访问数据就达到了最高点,随后就是一个长尾,在晚上9点的时候有个小突起,这说明,刷朋友圈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大部分可能有事没事就在刷朋友圈,到了晚上9点,很多人闲下来了,又是一个访问小高峰。

能判断出微信朋友圈这个模块的粘性非常大。这是数据得出的结论,其实不用数据直接观察就能得知。

看到大致是60个朋友打开了我的分享,这里边肯定是对我比较关注,或者对我分享的话题比较关注,没打开的则正好相反。打开这条分享的有70%多没再点击页面上的其它链接就关掉了,剩下的30%大概又看了其它4、5篇文章。

我还能看到哪些地区的朋友在什么时间点打开的我这条分享,以及打开了多长时间。这就能让我大体判断,我的哪些朋友对技术文感兴趣,谁又读完了整篇文章。

这仅仅是一篇分享带来的数据,如果我分享的最够多,能得到非常多的信息。

Google和百度统计到的数据大部分相近,唯一平均会话持续时间相差较大,这说明两者的算法肯定不一样,Google是2分钟多,通过常识判断Google更准一些。

服务器日志分析

典型的一款服务器日志分析软件是Awstats,基于Perl,方便的做法是直接部署在web服务器上,设置好web日志格式,Awstats就可以自动处理分析了。

由于日志的数据由全部http请求生成,所以使用这种方法统计是最全面和准确的,能统计出不同类型文件的流量也是它的特色之一,另外它也能区分出搜索引擎蜘蛛爬行的记录。

有条件的话可以搭配第三方统计系统一起用。这种统计方法只用过一段时间,总体来说还是不如第三方方便。

想看现场的这里有个demo

这个工具便于发现流量负载重的原因,也能直观地发现死链,还能用于ftp、mail服务的统计,总体还是技术运维工作用的多些。

网站流量统计的目标

网站流量是最基础的运营数据,手里有一个站,通过流量分析很容易能看到有哪个地方的人通过什么设备和浏览器在什么时间访问了哪些页面,他是怎么进来的,在哪些页面停留的时间长,哪些页面停留时间短,从哪个页面又进入了另一个页面,最终从哪个页面退出。

这是偏向于个体的一类数据,数据积累多了,还能看出来网站最受欢迎的页面是哪些,哪个地区的用户最多,网站经常被访问的时段是什么等,哪个投放的渠道性价比最高等。

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掌握这个站的现在的业务是什么和未来应该是什么,数据反应出来的和脑子里所想象的有时候正好相反。

统计能达到什么目标呢?有以下两个方面。

趋势预测和受众分析

趋势预测是基于一种规律,足够大的垂直电商甚至能大致判断出某地区受众大致发工资的时间。每个月相同的日期访问量开始增大,但订单量有限,此时很多商品被加入到购物车中,过了某个点,订单支付数量上升,经年累月如此,就能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推什么活动,什么时候调价。

根据历史的曲线,预知下个相同周期的变化,以便提前防备抑制或者助势推进,这个不像股票那样阴晴不定。指导我们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受众分析其实也是趋势预测里的一种,我们总是能观察到一个周期里用户和设备的属性,就要服务好80%的用户和设备,这个是最简单的道理。但是更需要对比每个周期用户和设备的变化,比如网站的女性用户越来越多,用户的年龄越来越大,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这是否和自己的定位相符?是否需要内容改版?是否需要更进一步做响应式的优化?

有的产品是跟着用户一直在成长,一直满足他各个阶段的需要,服务的就是这一类人。多见于高端、定制、圈子型的服务。

有的产品就是服务的一个周期,产品核心一直不变,变的是用户,一批人走了,另一批人又来到。这类多见于工具型的应用。

追溯大幅变化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是排除了正常范围内的异常情况,统计分析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找到曲线突变的原因。

是内部的技术原因?如致命的服务停止,或者线路环境不好访问速度变慢,用户忍受不了下次不来,或者是停掉了哪一类受欢迎的内容或服务……

还是外部的因素?比如做了广告的投放,或者发布了有争议的内容,或者是受到了大V的分享等。

通常来说,原因肯定往往不只一个,有了数据统计,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找出来,并建立合理的关联。

网站流量统计的内容

大的结构就是两方面,一是客体本身,即页面,二是主体的数据,即访问者的情况。这是相对较老也交易掌握的分类方法。

页面本身

注重的是页面的数据,这部分主要是受访页面、入口来源、上下游关系、页面点击热点图、数据来源等。其中数据来源分为直接访问和外部引荐,直接输域名进入和在收藏夹里点击都属于直接流量,外部引荐又有搜索引擎和外部链接,社会化分享繁盛以后,又把社会化分享也单独拿了出来。

访客属性

关注的是来到网站的用户的数据,包括地域分布、新老访客、忠诚度、系统的环境和访客的社会属性等。

更先进的统计系统逐渐向以受众群体为基础维度过渡,也就是围绕访客的特征、兴趣、位置、行为(过去的和现在的)、事件、技术、状态和转化来组织数据。这种方法是旧方法的系统再加工,旧方法中得出的数据还要人为地建立逻辑关系来处理,而先进的系统在尝试把需要人做的工作搬到它的内部,尝试直接展示出更接近结论的数据。

把网站放到路由器里

你现在看到的这个页面,存放在我家里的路由器里。速度还可以吗?请反馈给我。

前段时间我已经成功地把博客网站架设到一部闲置的安卓手机里,那部手机只是屏碎了,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我丝毫没怀疑它1G内存、MT6589 1.2GHz四核的CPU足够应付一个wordpress博客程序,结果表现却很差劲,尽管测试静态页面、PHP探针速度都不错,但真正把网站部署上去才发现慢得和蜗牛有一拼。

我妈也要上网,几天前我花79块买了一台百度路由器,准备把旧的换下来给她用。给新路由器刷完了开源的openwrt路由器系统,我就琢磨想把网站部署在路由器里,毕竟现在使用Linode在日本机房的VPS,每月要花10美元,一年也要七、八百元。事到如今,一分钱也要省出来……经过几天的研究,成功实施了。

以下内容非技术兴趣的朋友请略过,直接看文章结尾。

在路由器上搭建网站,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 路由器存放网站的空间问题
  2. 路由器的web服务环境问题
  3. 宽带上网带来的动态域名解析问题
  4. 联通宽带屏蔽了80端口的问题

一、网站空间问题

百度路由器刷了最新的openwrt固件后只剩下1M多的容量,远远不够存放一个网站,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路由器宣传的一个卖点就是可以利用原系统中的百度云脱机下载,提供了一个USB接口,于是找出一个16G的U盘插上去,准备把网站文件放U盘里。

方法是先给U盘分区,再格式化成Linux格式,然后挂载到系统上,并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分区的目的是分出一部分空间作为swap交互空间,实际意义可能不大,但openwrt允许挂载swap,那就不妨分出一块,或许对性能提升有所帮助。

以root用户ssh到路由器,执行如下操作:

cfdisk
delete
new
输入15000,确认
new
确认
选择第二项,选择菜单type,输入82确认,分区就分好了。

接下来是格式化:

mkfs.ext4 /dev/sda1
mkswap /dev/sda2

分好区,下一步完成挂载,openwrt提供了方便的挂载功能。

登录路由器web管理,点击【挂载点】菜单,把自动出现的挂载项目打勾后【保存&应用】即可。如下图:

二、路由器web服务环境

由于惯性思维,首先就想给路由器安装nginx、mysql、php。正要下手的时候,想到路由器的配置还没有那部手机高,如果还是安装同样的环境,估计还是存在原来的性能问题,网站搭建在手机上的性能瓶颈究竟在哪儿,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在没有得出结果之前,路由器肯定不能再继续这样干。

这一步陷入了僵局,考虑了很久用什么环境来支持php和数据库。最后灵机一动,没有什么比静态网站很节省资源了吧?貌似得到这个答案很容易,但真是费了不少脑细胞。

于是就开始探索静态化,用CMS在本地生成静态文件上传到路由器?有点杀鸡用牛刀。搜了一番,发现现在的博客主又“高大上”了,还发明了“像黑客一样写博客”的口号,其实无非就是轻型的静态化后发布在像github一类可以托管page文件的网站上,这样的工具有Jekyll、Octopress、Pelican、Hexo等,对比了一番使用了台湾小伙儿开发的Hexo。

现在只需要一个静态的web服务软件就可以了,到底是装nginx还是lighttd,对比的过程中又想到,现在openwrt使用的luci管理界面肯定是运行在一个web服务软件上,到系统进程中一看,原来用的是uhttpd,那只需要在它基础上配置就可以了,不需要安装新软件。

总结在服务环境的这个问题上,抛弃了动态网站的支持,利用自带软件实现。

三、DNSPOD动态域名解析

家里装的10M联通宽带,使用PPPoE拨号,路由器断电或掉线重拨后都会导致ip发生变化,ip变化后,域名必须更新A记录到新的ip上,这一步我采用DNSPOD动态域名解析。方案简单但过程同样坎坷。记录成功结果如下:

dnspod api页面中,复制AnripDdns v0.3脚本。删除注释,并修改dnspod的用户邮箱和密码,以及要解析的域名,我的是zgw.me,子域名ip。上传到路由器的/usr/sbin目录,设置权限为755,ssh终端中vi编辑,去掉每行结束的^M符。

运行脚本后登录dnspod域名管理,发现zgw.me下的ip已被成功更新为本次拨号分配到的外网ip。

配置定时任务,登录路由器web管理,点击【系统】-【计划任务】,在文本框中输入

0-59 * * * * /usr/sbin/dnspod

提交。这样域名解析的脚本每分钟会运行一次,判断本地ip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有就去更新dnspod的记录。

至此,动态域名解析也成功搞定。

四、80端口被封的解决方式

宽带封了80、8080等端口,不只联通,别的ISP运营商也都屏蔽了,这一点上没有好的方法,只能把端口换掉,我换成了1983,我出生的年份。我不确定北京联通宽带有没有封https,即443端口,在尝试给uhttpd配置ssl时遭受了无尽的挫折,最后放弃了。所以我最终放到路由器上博客的访问地址为:http://zgw.me:1983。

uhttpd的配置方法:

root用户ssh到路由器,执行vi /etc/config/uhttpd

在结尾添加代码

config uhttpd blog
	list listen_http	0.0.0.0:1983
	option home		/home/wwwroot
	nodirlist		yes

重启uhttpd服务:/etc/init.d/uhttpd restart

设置路由器防火墙,开放1983端口,点击【网络】-【防火墙】-【通信规则】,在“打开路由器端口”中输入1983,添加后【保存&应用】。

把hexo生成的网页文件,上传到路由器中,打开浏览器已可以正常访问。遗留的一个问题是解析不了中文的url,留待下一步处理。

至此,个人博客从linode vps中的wordpress迁移到hexo静态化并部署到家里路由器上的工作正式结束。本文是成功部署后的第一篇文章。

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我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技能,能在社会生存领域里换取到财富。我一直不是专门从事技术的,但是一个普通互联网项目所需要的从头到尾的技术或多或少都懂一些,而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产品经理。

总体上貌似会得挺杂,现在中医我也略懂一二,软性的知识像管理理论等也比较完善。可是我究竟能做些什么呢?没有掌握一门硬技术,在急需金钱的阶段里非常尴尬,做不了兼职。

杂七杂八学了这么多东西是图什么,又变不了现,难道能理解为如同不断折腾一样,学习的过程也会有快感?这句话太磕碜人了,就和学霸说的一样。

以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为目标,如某症状的辨证论治、在路由器上搭建一个网站等,方法和思路其实是相通的。


2015年1月6日更新:前一天已经又把网站放置在公网VPS上了。放在路由器上速度完全没问题,就是更新起来麻烦,生成后还得上传,最关键的是端口不能用默认的80,所以玩玩就放弃了。

openwrt路由器设置dnspod动态域名解析

百度路由器刷完了openwrt,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网站放到路由器上,家里装的是联通10M宽带,PPPoe连接,不是固定IP,所以首先要设置动态域名解析,目标是路由器重启或重新拨号获取的公网IP变了后,能自动修改域名的A记录。

我的域名在godaddy购买,域名解析用的是dnspod.cn,openwrt刷完后自带“动态dns”功能(登录-服务-动态dns),遗憾的是已有的服务提供商列表中没有dnspod。

又不想利用dnspod官网上提供的api脚本,更何况这些脚本大多使用到了curl命令,百度路由器的存储容量是不够安装curl,是没法使用的。想办法在“动态dns”功能中实现。

    1. 下载dnspod的php脚本,上传到可以公开访问的服务器上。
    2. 修改/usr/lib/ddns/services,添加:
"dnspod.com" "http://zgw.me/dnspodupdate.php?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domain=[DOMAIN]&myip=[IP]"
  1. 登录路由器web管理界面,服务-动态DNS,按如下设置:

保存&应用后重启路由器生效。

小度路由器刷openwrt

我妈说家里要上网,让我这次回家带个路由器。估计就是想视频看孙子。 乘此机会,我换个可以折腾的路由器,把现在用的换回家。 小米、360很早都出了路由器,但是不符合我这种玩家,它们是全部功能都做好了等着用户用。而我的乐趣呢,在于折腾。当然性价比还得高。 最后选了百度的路由器,名字叫“小度路由器(影音版)”,从京东上79元拿下。配置还可以,是海联达(Aigale)代工的。 CPU: MT7620A 内存: 64MB DDR2 winbond FLASH: 8MB 内存(型号MX25L6405D) 这个价格能刷开源固件openwrt,还是很值的,选它也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点。 开机后看了一下百度的固件,特点是可以利用百度云脱机下载。百度云是个很烂的产品,体验和技术都差,但人家底子厚,所以用户量也大。另外还突出强调内建百度云安全软件,可以防钓鱼之类,这个忽悠普通老百姓还是可以的。总之,管理界面尚可,但刷机势在必行。 刷机5分钟就可以完成,就两部,第一步是更新u-boot,第二步是恢复openwrt固件。

更新u-boot

目的是替换原厂u-boot,以便刷入第三方固件。这个道理和安卓手机卡刷第三方ROM,首先要刷入新的recovery是一个道理。步骤如下:

  1. 电脑和路由器lan口直连,并使IP位于同一网段。百度路由器默认IP是192.168.8.1,开启了DHCP,所以连接好,电脑就自动获取到了同网段IP192.168.8.100,其实第一步用网线连接好就可以。
  2. 在电脑端建立tftp服务,简单的方法就是运行tftp.exe软件,允许防火墙通过。这一步的目的是准备将u-boot.bin传输到路由器中。
  3. 在电脑上登录到路由器上,方法是telnet,目标是192.168.8.1,用系统自带的命令或telnet类的远程管理软件都可以。输入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默认均为admin。
  4. 在路由器上下载电脑上的u-boot.bin,并写入flash。具体命令:
cd tmp
tftp -g -r u-boot.bin 192.168.8.100 u-boot.bin
ls
mtd_write write u-boot.bin /dev/mtd0
reboot

进入恢复模式,刷入openwrt

  1. 进入恢复模式:按住路由的Reset按键,接入电源,等待WLAN灯闪烁,即表示已经进入恢复模式。
  2. 进入web管理:设置本地网卡固定IP为192.168.1.100,打开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1.1/index.html
  3. 选择适合Baidu-BR100的已经编译好的最新的固件刷入,下载地址是http://downloads.openwrt.org.cn/PandoraBox/Baidu-BR100/,目前最新的是PandoraBox-ralink-br100-r474-20140703.bin,90秒后自动重启,注意不要断电。

至此,百度路由器成功刷入openwrt。现在回过头来再来说为什么要刷入openwrt。 openwrt是路由器开源的操作系统,基于liunx内核,刷了开源固件的路由器就相当于是一台性能较弱的电脑,几乎可以干你一切想干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脱机下载之类的应用不是太有吸引力,我主要是想实现两件事。一是安装服务器环境,把网站放到路由器上;另一是安装voip,实现网络电话。再分两篇文章来说。

良师益友

得一人生导师难啊。父母应该这一人选,可是父母只能关心身体层面的,“天热,多喝水”,“多吃各种水果”,很少有精神层面的沟通,也不会把他们的人生经验传递给我,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拖后腿的说法:“回老家生活就对了,轻轻松松的。”言传尚且如此,身教方面,对于趣味培养、家庭关系、成员沟通、志向和为人处世方面我也是教训多于经验。

同一代的人,在阶层上落后其他人,一定是上几代中至少有一代人没去认真经营。再往后就陷入恶性地循环,生活费力,花在教育上的精力就少。坏习性自然而然传承下来,抱怨、阴郁、悲观、不自信。人的一生时间有限,除去头尾,中间做有价值事情的时间不多,像动物一样生活那不是人类。

临终回顾,这辈子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上留传承给后代,也就算没有白活了。

自我有了孩子后,我就是这么想的。

除了父母,婚后还有伴侣的父母。人最宝贵的就是人生经验,对方的父母如果能无所保留地把他们的经验教给你,这代表了做人的成功,“孺子可教”,他们心甘情愿。

我一直很希望从年长的人祖辈身上学习他们的经验,平时不生活在一起,几年见一次也是聊聊近况,很难深入到人生经验这个层面。学新闻的时候学采访,学的是形式和流程,真正想深入一个人的内心,需要心灵相通。

在少年到青壮年时期,朝夕相处较多的还有老师。尽管父亲也是老师,我理应明白作为学生该尊师重道,可事实是几乎和所有的老师都没有了联系,小学的启蒙老师吕老师,初中的许老师,高中、大学的几位老师,都没有主动地维系过这层关系。只有本科时候北大的吕老师,现在有时候会一起吃饭聚会,另外有位张老师,在毕业的时候得知我和他是很近的老乡,还特意留了我的手机号,可是我节假日也没有给老师发过短信。

和老师在一起还是很有收获的,老师的习惯是传递知识,而且喜欢好学的学生。上次和吕老师吃饭,特意请教了“中庸”这个词的意义,他认为我的理解,接近于该词的原意。

出了社会,和老师接触的时间和次数太有限了。

同学、朋友、同事,不乏益友。但实事求是地说,深交的寥寥可数,大多只能是泛泛之交。而且趋势也是向着后者发展,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了。

最该是益友的,就是自己的伴侣。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以及孩子的时间都长。两个人相亲相爱的同时,还能共同进步,这特别理想,往往是相爱容易,但共进退难,因为在生活中,往往得有一方做出牺牲,为了家庭放弃了学习进步,奔波于生计,例如赚钱,带孩子操劳家务等,而另一方可能眼界、格调、修养都在上升,所以离婚的那些人很多是因为逐渐地没有共同语言了。

良师益友,只剩下书了,可惜纸上得来终觉浅。

如上所言,都是寻诸于外,外界的终是靠不上,还是得求诸于内,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连良师益友也是如此,自己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或者换一种思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良师益友,重要的不是关系,而是能不能获得启示。

老与少

今天有两个值得记录的事情。关于一老一少的,他们之间没有关系。

老唐四十二岁,属鼠。我做团购时候的供货商,后来成了朋友。

他和我说他在做众筹,我就极力泼冷水,他辩解说想像团购一样做众筹,跟风玩一票,赚点钱就撤。

这也符合他的风格,他很早就和我谈到过他对于暴利生意的观点,他卖机箱就是这样,成本低,但一个服务器机箱就能卖到上千。

他说做生意不能做薄利多销的,累死,至少得做有五倍以上利润,像我俩刚接触他给我的团购供红酒,也是同样性质的商品。

老唐是属于取巧捞快钱的人,早期硬件DIY达人,卖服务器机箱主板赚了不少钱,附带赚点联盟广告这种“互联网思维”的小钱,我主要说的是单页推广那类。

关于众筹,我就问他两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要把钱给乞讨的人,二是为什么在你的网上乞讨。

他说我应该往深了看——我知道他所谓的深,就是讨巧但不是持久,他说没法和我说,我的心思不在众筹上。

我有时候挺鄙视老唐的,格局上不来,但我没法直说,我就和他说,一套源码、一个域名、一个空间造出一个没用的站来,这样的事情,我以后再也不会花精力做了。

站长的年代早过去了。

老唐总是劝我和他一起做点什么,他总是缺乏团队,说相中了我的头脑。

我的头脑也就局限于工作中,这恐怕是我最大的短板了。

他呢,四十几岁了,一直都单打独斗,以前我也问过他有没有想过原因,忘了他当时是怎么回复的了,但是他肯定没有系统想过。

如果认真想过,现在不早就有了合作伙伴和团队了吗。

原因恐怕还在于我说的格局上。

很久没聊了,上来就聊得比较深入,后来才给我透了个底,他准备把市里的一套房子卖掉,在海边买房子,做短租。

我给他竖起大拇指,这才是正经营生嘛。三四五六线地区的房子,现在差不多也到了抄底的时候了。

他说他老了,不敢贷款操作,考察好,就卖套房子去做。

这件事,老唐也说等他先探好路了,就拉我过去,我就当他客套吧,也不排除他复制的时候忙不过来,雇个职业经营的,他在后边笑眯眯地数money。

无论如何,老唐是曾经挣到过钱的人,只不过还能更多。

我后来和他说了一句,和你们这些经验值高的人聊天,收获很多。

说完了老,再来说少。

下午正为网速慢烦躁的时候,来了一封邮件。是一份简历。

四月份开始,我们公司招一个交互设计师。原来负责的小伙子来北京也快十年里,从上学到工作,一直都在北京,去年年底看了几套房,结果就是下定决心脱北,回山西老家了。

我对招这个岗位是不上心的。为什么?因为领导认为两个产品就够了,两个都多!但还是要招,为什么?他笑着挥挥手,说我不懂,就是要把这个编制占住。

刚开始我不知道他的想法,尽心忙这件事。这个岗位的行情也真是高的离谱,刚毕业没几年的孩子,90前后的,开口就敢要一万以上,有的甚至是一万五起。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交大的毕业生,技能是足够了,就那几样工具,有些交互做的比我都好,经验当然是缺乏的,也不能奢求七月才毕业的学生有多少经验。专业学的工程设计,问了些问题能看出知识结构还是系统化建立了。

最关键的,是低于招聘的预算。

带到领导那儿,领导让等一会儿,但最终也没有和小伙儿聊。因为是毕业生,被判了死刑。

又想少花钱,又想招有经验的,在泡沫巨大的市场上,不好挑啊。

我可能是到了年纪了,对于有潜力肯上进的年轻人,怎么就有种想提携的感觉呢。

提携谈不上,因为权力有限,总之就是想带一带的那种感觉。年纪大了,想当师傅了。

后来我就不上心了,直到今天收到这份简历。

小胡,91年,做产品不到一年。妙就妙在简历里边有项目总结。

先不管内容对错,好歹运用了方法认真做了总结,简历里只是一部分,还附带了博客全文的地址。

我就去博客里看了看,很好。寥寥几篇,但具有严格的产品流程和方法,是个正规军。

产品的正规军其实真不多,基本聚集在BAT和纯互联网的公司里。

我最早接触产品,是07年在瑞星从网站编辑转到了网站策划。没人带,全靠以前做站长那套玩法,后来也是运营做得时间长。尽管产品的方法和流程我都了解,但做产品的这些年都没有全面和从头至尾完整操作过。

我胜就胜在从98、99年起就是个人站长,对开源极为了解,技术比较全面,有什么想法,几晚上把网站弄出来的能力还是有的,慢慢再完善嘛。

尽管土八路能打得过正规军,但是挡不住对正规军的某些方面还是心存羡慕的。

更何况我本质上是个方法论的狂热追捧者,如果情况允许,我是能往理论派发展的。

看来看去,总之,是个好苗子。懂得思考和用脑。我想起我的妹妹,89年,也没见她对工作有什么思考和总结,也许总结了,但没被我看到,今年又去上研究生了。

简历上留的是QQ邮箱,我犹豫了半天,加了这个姑娘的QQ。

为什么犹豫?简历上和博客里有照片,简历上相貌中等,博客里好一些。

看过了人家的照片又加QQ,尽管没什么私心,但婚后避嫌这方面,我做得是相当到位。

加了QQ后说了不少,一般不会对求职者多说些什么。挡不住就觉得这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哪怕不来我们公司呢,以后再创业也可以招揽。

人才难得啊,90后不知道有多大的比例是这样有心的人。

我恍惚想起了我刚工作时候的劲头。应该也给人了这样的印象,很多人都说过我有想法,总不能全都是假的。当然现在的价值判断也不太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但要找个佐证的话,就又回归到这一点上,思维依旧僵化。

那时候也是不断总结、反省和提升。

几年后皮了。

再往后,总结也基本都是生活和思维范围内的,最遗憾的是也不会写下来。

今天的这篇日记,如果没有小胡的刺激,也不会写,也没内容写。

我给了她几个真心的建议。其中一个是建议她去BAT级别和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最后如果对我们项目感兴趣,可以来我们公司看看,欢迎人才的加入。

四十二岁不老,二十三岁不小。

我居其中正值壮年,上面的人已经跑远,下面的人不断在撵,还是努力要紧。

到点下班,写作完毕。

换手机

单身时候的购买力往往高于婚后。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08年高价购入最早的iPhone一代,当时全班120多人只有我一人用苹果,日常消费也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了婚以后,想买什么都要考虑好久,最后下定决心还是不买,生活难啊。

iPhone一代手机IOS只能升级到3.1.3版本,新的app几乎全都装不上。后来打电话也听不清,最要命的是电池不行了,接打电话容易自动关机,迫不得已,准备换手机,挑了阿里云的基伍大7,专门选活动的时候下单,七八百块钱,主流的配置,5.7寸屏,用着不错,分辨率稍有些低。后来又送了岳母一个,给父母买了两个低配置的基伍A800。

用了不到一年,有一天抱孩子放在腿上把屏幕压裂了,一条细线斜入顶部,地铁上拿出手机是破屏确实是一件难堪的事。于是7月初在京东打白条购入一台酷派大神1S。7寸的屏,相当于平板,打电话确实不方便,不过考虑我主要是用手机来看书,电话很少,所以优先选择了大屏。8核CPU、2G内存、16G容量。价格才1888元。

京东打白条的模式确实是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非常值得夸一夸。首先是可以延期一个月付款,其次是能以低于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的利率随便分期。利用打白条,我7月初就用上了手机,准备月底才付款,分了12期每个月付一百多块钱。京东利用分期获取了更高的利润,也渗透进了金融市场,这个做法肯定是进一步延长了供应商的结算周期基础上。

再说说从酷派大神1S的表现来看,酷派卖不过小米,酷派的老板一定非常郁闷,论外观、质量、工艺、配置、系统、价格,就我看来,都超越了小米,可是营销就是比不过小米,真是不公平。

婚后供房育儿,消费能力就降到了酷派、小米这个层级。搁以前至少是三星吧,给老婆买的三星note3。也正是因为以前消费太月光了,攒不下钱,所以现在只能买价廉的,好在国产机也算物美,不像原先想的那么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