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人生导师难啊。父母应该这一人选,可是父母只能关心身体层面的,“天热,多喝水”,“多吃各种水果”,很少有精神层面的沟通,也不会把他们的人生经验传递给我,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拖后腿的说法:“回老家生活就对了,轻轻松松的。”言传尚且如此,身教方面,对于趣味培养、家庭关系、成员沟通、志向和为人处世方面我也是教训多于经验。
同一代的人,在阶层上落后其他人,一定是上几代中至少有一代人没去认真经营。再往后就陷入恶性地循环,生活费力,花在教育上的精力就少。坏习性自然而然传承下来,抱怨、阴郁、悲观、不自信。人的一生时间有限,除去头尾,中间做有价值事情的时间不多,像动物一样生活那不是人类。
临终回顾,这辈子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上留传承给后代,也就算没有白活了。
自我有了孩子后,我就是这么想的。
除了父母,婚后还有伴侣的父母。人最宝贵的就是人生经验,对方的父母如果能无所保留地把他们的经验教给你,这代表了做人的成功,“孺子可教”,他们心甘情愿。
我一直很希望从年长的人祖辈身上学习他们的经验,平时不生活在一起,几年见一次也是聊聊近况,很难深入到人生经验这个层面。学新闻的时候学采访,学的是形式和流程,真正想深入一个人的内心,需要心灵相通。
在少年到青壮年时期,朝夕相处较多的还有老师。尽管父亲也是老师,我理应明白作为学生该尊师重道,可事实是几乎和所有的老师都没有了联系,小学的启蒙老师吕老师,初中的许老师,高中、大学的几位老师,都没有主动地维系过这层关系。只有本科时候北大的吕老师,现在有时候会一起吃饭聚会,另外有位张老师,在毕业的时候得知我和他是很近的老乡,还特意留了我的手机号,可是我节假日也没有给老师发过短信。
和老师在一起还是很有收获的,老师的习惯是传递知识,而且喜欢好学的学生。上次和吕老师吃饭,特意请教了“中庸”这个词的意义,他认为我的理解,接近于该词的原意。
出了社会,和老师接触的时间和次数太有限了。
同学、朋友、同事,不乏益友。但实事求是地说,深交的寥寥可数,大多只能是泛泛之交。而且趋势也是向着后者发展,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了。
最该是益友的,就是自己的伴侣。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以及孩子的时间都长。两个人相亲相爱的同时,还能共同进步,这特别理想,往往是相爱容易,但共进退难,因为在生活中,往往得有一方做出牺牲,为了家庭放弃了学习进步,奔波于生计,例如赚钱,带孩子操劳家务等,而另一方可能眼界、格调、修养都在上升,所以离婚的那些人很多是因为逐渐地没有共同语言了。
良师益友,只剩下书了,可惜纸上得来终觉浅。
如上所言,都是寻诸于外,外界的终是靠不上,还是得求诸于内,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连良师益友也是如此,自己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或者换一种思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良师益友,重要的不是关系,而是能不能获得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