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与少

今天有两个值得记录的事情。关于一老一少的,他们之间没有关系。

老唐四十二岁,属鼠。我做团购时候的供货商,后来成了朋友。

他和我说他在做众筹,我就极力泼冷水,他辩解说想像团购一样做众筹,跟风玩一票,赚点钱就撤。

这也符合他的风格,他很早就和我谈到过他对于暴利生意的观点,他卖机箱就是这样,成本低,但一个服务器机箱就能卖到上千。

他说做生意不能做薄利多销的,累死,至少得做有五倍以上利润,像我俩刚接触他给我的团购供红酒,也是同样性质的商品。

老唐是属于取巧捞快钱的人,早期硬件DIY达人,卖服务器机箱主板赚了不少钱,附带赚点联盟广告这种“互联网思维”的小钱,我主要说的是单页推广那类。

关于众筹,我就问他两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要把钱给乞讨的人,二是为什么在你的网上乞讨。

他说我应该往深了看——我知道他所谓的深,就是讨巧但不是持久,他说没法和我说,我的心思不在众筹上。

我有时候挺鄙视老唐的,格局上不来,但我没法直说,我就和他说,一套源码、一个域名、一个空间造出一个没用的站来,这样的事情,我以后再也不会花精力做了。

站长的年代早过去了。

老唐总是劝我和他一起做点什么,他总是缺乏团队,说相中了我的头脑。

我的头脑也就局限于工作中,这恐怕是我最大的短板了。

他呢,四十几岁了,一直都单打独斗,以前我也问过他有没有想过原因,忘了他当时是怎么回复的了,但是他肯定没有系统想过。

如果认真想过,现在不早就有了合作伙伴和团队了吗。

原因恐怕还在于我说的格局上。

很久没聊了,上来就聊得比较深入,后来才给我透了个底,他准备把市里的一套房子卖掉,在海边买房子,做短租。

我给他竖起大拇指,这才是正经营生嘛。三四五六线地区的房子,现在差不多也到了抄底的时候了。

他说他老了,不敢贷款操作,考察好,就卖套房子去做。

这件事,老唐也说等他先探好路了,就拉我过去,我就当他客套吧,也不排除他复制的时候忙不过来,雇个职业经营的,他在后边笑眯眯地数money。

无论如何,老唐是曾经挣到过钱的人,只不过还能更多。

我后来和他说了一句,和你们这些经验值高的人聊天,收获很多。

说完了老,再来说少。

下午正为网速慢烦躁的时候,来了一封邮件。是一份简历。

四月份开始,我们公司招一个交互设计师。原来负责的小伙子来北京也快十年里,从上学到工作,一直都在北京,去年年底看了几套房,结果就是下定决心脱北,回山西老家了。

我对招这个岗位是不上心的。为什么?因为领导认为两个产品就够了,两个都多!但还是要招,为什么?他笑着挥挥手,说我不懂,就是要把这个编制占住。

刚开始我不知道他的想法,尽心忙这件事。这个岗位的行情也真是高的离谱,刚毕业没几年的孩子,90前后的,开口就敢要一万以上,有的甚至是一万五起。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交大的毕业生,技能是足够了,就那几样工具,有些交互做的比我都好,经验当然是缺乏的,也不能奢求七月才毕业的学生有多少经验。专业学的工程设计,问了些问题能看出知识结构还是系统化建立了。

最关键的,是低于招聘的预算。

带到领导那儿,领导让等一会儿,但最终也没有和小伙儿聊。因为是毕业生,被判了死刑。

又想少花钱,又想招有经验的,在泡沫巨大的市场上,不好挑啊。

我可能是到了年纪了,对于有潜力肯上进的年轻人,怎么就有种想提携的感觉呢。

提携谈不上,因为权力有限,总之就是想带一带的那种感觉。年纪大了,想当师傅了。

后来我就不上心了,直到今天收到这份简历。

小胡,91年,做产品不到一年。妙就妙在简历里边有项目总结。

先不管内容对错,好歹运用了方法认真做了总结,简历里只是一部分,还附带了博客全文的地址。

我就去博客里看了看,很好。寥寥几篇,但具有严格的产品流程和方法,是个正规军。

产品的正规军其实真不多,基本聚集在BAT和纯互联网的公司里。

我最早接触产品,是07年在瑞星从网站编辑转到了网站策划。没人带,全靠以前做站长那套玩法,后来也是运营做得时间长。尽管产品的方法和流程我都了解,但做产品的这些年都没有全面和从头至尾完整操作过。

我胜就胜在从98、99年起就是个人站长,对开源极为了解,技术比较全面,有什么想法,几晚上把网站弄出来的能力还是有的,慢慢再完善嘛。

尽管土八路能打得过正规军,但是挡不住对正规军的某些方面还是心存羡慕的。

更何况我本质上是个方法论的狂热追捧者,如果情况允许,我是能往理论派发展的。

看来看去,总之,是个好苗子。懂得思考和用脑。我想起我的妹妹,89年,也没见她对工作有什么思考和总结,也许总结了,但没被我看到,今年又去上研究生了。

简历上留的是QQ邮箱,我犹豫了半天,加了这个姑娘的QQ。

为什么犹豫?简历上和博客里有照片,简历上相貌中等,博客里好一些。

看过了人家的照片又加QQ,尽管没什么私心,但婚后避嫌这方面,我做得是相当到位。

加了QQ后说了不少,一般不会对求职者多说些什么。挡不住就觉得这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哪怕不来我们公司呢,以后再创业也可以招揽。

人才难得啊,90后不知道有多大的比例是这样有心的人。

我恍惚想起了我刚工作时候的劲头。应该也给人了这样的印象,很多人都说过我有想法,总不能全都是假的。当然现在的价值判断也不太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但要找个佐证的话,就又回归到这一点上,思维依旧僵化。

那时候也是不断总结、反省和提升。

几年后皮了。

再往后,总结也基本都是生活和思维范围内的,最遗憾的是也不会写下来。

今天的这篇日记,如果没有小胡的刺激,也不会写,也没内容写。

我给了她几个真心的建议。其中一个是建议她去BAT级别和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最后如果对我们项目感兴趣,可以来我们公司看看,欢迎人才的加入。

四十二岁不老,二十三岁不小。

我居其中正值壮年,上面的人已经跑远,下面的人不断在撵,还是努力要紧。

到点下班,写作完毕。

换手机

单身时候的购买力往往高于婚后。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08年高价购入最早的iPhone一代,当时全班120多人只有我一人用苹果,日常消费也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结了婚以后,想买什么都要考虑好久,最后下定决心还是不买,生活难啊。

iPhone一代手机IOS只能升级到3.1.3版本,新的app几乎全都装不上。后来打电话也听不清,最要命的是电池不行了,接打电话容易自动关机,迫不得已,准备换手机,挑了阿里云的基伍大7,专门选活动的时候下单,七八百块钱,主流的配置,5.7寸屏,用着不错,分辨率稍有些低。后来又送了岳母一个,给父母买了两个低配置的基伍A800。

用了不到一年,有一天抱孩子放在腿上把屏幕压裂了,一条细线斜入顶部,地铁上拿出手机是破屏确实是一件难堪的事。于是7月初在京东打白条购入一台酷派大神1S。7寸的屏,相当于平板,打电话确实不方便,不过考虑我主要是用手机来看书,电话很少,所以优先选择了大屏。8核CPU、2G内存、16G容量。价格才1888元。

京东打白条的模式确实是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非常值得夸一夸。首先是可以延期一个月付款,其次是能以低于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的利率随便分期。利用打白条,我7月初就用上了手机,准备月底才付款,分了12期每个月付一百多块钱。京东利用分期获取了更高的利润,也渗透进了金融市场,这个做法肯定是进一步延长了供应商的结算周期基础上。

再说说从酷派大神1S的表现来看,酷派卖不过小米,酷派的老板一定非常郁闷,论外观、质量、工艺、配置、系统、价格,就我看来,都超越了小米,可是营销就是比不过小米,真是不公平。

婚后供房育儿,消费能力就降到了酷派、小米这个层级。搁以前至少是三星吧,给老婆买的三星note3。也正是因为以前消费太月光了,攒不下钱,所以现在只能买价廉的,好在国产机也算物美,不像原先想的那么差劲。

难搞的动机

6月27日,晴,35℃

人心最难懂,原因是做派和动机之间的关系真是很难搞懂。热心帮助别人,有一种情况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值得帮,也不是喜欢这个人要对他好。而是要证明一种以德报怨的高尚,又或就是比他强,或是想告诉他:“你看我的眼光不准。”这样的动机和行为简直很难联系起来。

前几天中午吃饭,听同事说了一件貌似是广告炒作的事情,有人包圆了北京各大电影院某天某电影的全部场次,在微信上转发送票,原因就是七年前女友说他连两张电影票都买不起,哀怨分手,苦苦奋斗七年后终于出人头地,干了这样一件事情,希望让他的女朋友在微信上看到,以前绝对是狗眼看人低。这样的心理我很理解,但如果真到了有资格炫耀的那一天,我想我会很低调,无需向谁证明什么。

很多行为被理解为最原始的驱动是性的驱动,这点好理解,毕竟存在生理基础。但对于赌博,赌了一辈子的赌徒,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就是不能离开赌桌?很让人费解,这也不至于生理在起什么作用。赌上了就没有了人性,极度自私。

宁财神吸毒被抓。第一次吸毒是图什么?刺激剧本创作的灵感吗,也许圈子是这个氛围,近墨着黑,这种解释也不应该加在意志力强的人身上。明知道吸毒一旦上瘾就难戒掉,怎么会有勇气做第一次的尝试。成年人对于好奇心的控制力量不会如此薄弱,我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除非被别人陷害染上了毒瘾,否则不会好这一口。

少数的人会被别人赞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得的技能,现实里边确实很难得。多数人为了一些说不明道不白的执念或其实是无关紧要的理由遗忘和主动放弃了真正想要的东西。难做一个务实的人。这是不是可以称为“动机管理”。

我的职业理想

如果职业可以自由选择,我会选做图书馆管理员。和妻子说起,她也认为这项职业非常适合我的性子。与书为伍,绝对乐不可言,最好是大学的图书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就理论和理想方面能开怀畅谈。而不用在普通职场,和空谈误国、不学无术、自私短视、尔虞我诈之辈同流合污。 继续阅读

安卓应用推荐

关于安卓系统

08年开始用iphone 1代,到了后来,几乎所有最新的APP都无法安装,电池也变的不耐用,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时候经常自动关机。同时话筒也出现了问题,对方总是听不清声音。后来13年下半年买了部淘宝的云手机,自带的是阿里操作系统,用了一段时间后刷了小米的miui米柚系统,后又刷成三星系统,最后刷了原生的Andriod 4.2.1,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最终确定下来用原生的安卓,毫无疑问,原生的安卓是最好用的手机系统。 继续阅读

资源的意义

人的一生,就是资源管理的过程。

资源是什么?时间、情绪、人际……把这些词和“管理”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管理,而我们现在在鸡汤型的成功学书中总能找到这种类型的关键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成功归纳成做好了资源管理。

管理又是什么?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个词,每个词又都可以写出一本书来。

雪中炭、锦上花和井边石

凡夫俗子很难分辨一个人身处何种境遇。人们更愿意有锦上添花的行为,但价值明显低于雪中送炭。

炭是焦黑的,肮脏的,廉价的,但它是实用的,点燃后可以发热,可以救一个濒临冻死的人;花是好看的,芬芳的,昂贵的,但没有了它,锦依然是华丽的,有了它,衬托的作用也甚微。

可有可无的情况下,何曾眷念,自然不屑一顾。危难之际,滴水之恩,恩情似海,浩荡轰烈。

世俗往往是雪中无炭,更落井下石。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却更添多余之物,这也就是马太效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