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修炼

这几天确实写不出东西来。勉强写了两篇,力不从心。别人不知所措,我更不知所措。快到五一了,于是干脆打算闭关修炼。

写一是为了总结,为了再回顾的时候能一节一节拔高;二是为了练笔,这就是每天逼着自己写的原因。

但显然现在只是为了写而写。于是俺打算停下来,理一理脑袋里这混沌的世界。没有能力控制乱窜的意识的触角,感觉像要爆炸了,得赶快找到一个正确的喷薄而出的方向。

拼命吞食吸收,时间短沉淀不下来,又无从化解,提炼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混沌的世界就形成了。就像编辑的工作做多了做久了,到处都是转载。广泛宽博,却又注定了无法深刻。

五一这些天的打算,把自己的网站再做起来。

博之惑 遐(瞎)思

惑儿子

思想和文字就像两条吐子信子的毒蛇,缠绕着我的身体,我难以与之纠缠,又疲于应付。

当我竭力想表达清一个思想的时候,文字便统统跑掉,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越叫越远;又如鲠在喉,想吐却怎么吐也吐不出来。

文字优美而又意境界幽远之时,思想却姗姗来迟,或者犹抱琵琶半遮面,想用些不必惊世骇俗的思想来成就一点类似灵魂的东西,却也难觅踪影。

老子索性由着两条毒蛇作恶,灵魂出窍,留这肉体同着两条恶蛇打结,任其纠缠。花开了,自然有果要结。

遐思——驾驭,驾驭着思想与文字并驰的时候,那种刺激和快感难以言表。计算机技术和写作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能同时在一个人身上显露出点山山水水的时候,那只能用“驾驭”这个词来体现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尽管驾驭的好很难,但极具成就感,所以就精益求精,越当熟捻。那位仁兄说了,那你为啥不去驾驭人呀,那多快感呀!我也想,但驾驭人不像驾驭物那么玩得活络,人心多变,脾性难测,还是玩玩物便了得。

惑孙子

只字可表达的东西总要落满一行句才罢休,洋洋洒洒下笔总要千言才停止。你像那少女的裙摆,岂不是越短越好?你为何总要像那老太太的裹脚,臭且长才得意?

我须把那妇孺皆知的道理,渐渐转化为清新的思路和简单的文字。华丽和漂浮都不易长久。不要琐碎、无病呻吟。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不要流于小伤感和小感动。去重新接触悲痛,深刻和厚重。要舍得自己。被时间洗刷且留了下来,将是一个时代和过去的时代,真正美而有力量的声音。

遐思——化繁为简,行文如此,行事更当如此。倦态横生,定当是把简单的事看得复杂,心血干洒了无意扩大的事态上,浪费的何止是青春,凭添的何止是白发,更一抹烦愁,难堪化解。有这等闲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爷把那年轻与时间用在了学、思、辨、玩、乐、唱之上,何乐不悠哉!

惑丫挺的

偶一日博起,临到终点就等那一泄千里畅快迸射之时,忽一句用于作结的句子遗失了,顿时无比失落,抓破头皮再也无从拾起,根本不像是从指尖偷偷溜走,就是倏的一下便无了踪影,似乎本没来到过这世上一般,丫挺的,这种感受着实让人难受无比,瞬时选择性失忆不知道是不是一种病态。

遐思——果然关键时刻又让人空虚失落了。想要说些什么,已然忘记了……

卑微

在微微吹动的春天里,眼前是熙熙攘攘的车流。他站在站牌前,看一个收破烂的老妇人在暖意的微风中蹬着三轮板车。伛偻身材,头发花白,鬓发在风中散于耳后。柏油马路反射着青白的光,他蹙了蹙眉头,苍白的脸上似乎又没有表情。

他等的车还没有来,他就一直那样斜垮垮地站着。老妇人缓缓停到站牌下,她的目光集中在了一黄一绿的两个垃圾筒上。轻挪身下车,斜转车把靠在路边。她走近垃圾筒,带着些期许吗?没有犹豫,动作缓慢地把手伸到垃圾筒里,如同电影里一帧一帧过着慢镜头。前倾着身子,瘦小的背驼了起来。她努力盯紧了垃圾筒里。

他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老妇人,一如从前的平静神色。他希望她能从那里拿出点什么。缓缓地,缓缓地,带着思考的,她先拿出一个喝光了的矿泉瓶来,接着又拎出一个黑色塑料袋来。一捧的体积,黑色掩罩下的该是怎么神奇的“礼物”?老妇人重又现出思考的神奇来,但未迟疑,她打开了袋子……

他忽然心里绷紧了,伴随着似乎是激动的心绪。皱起眉头,一眨不眨地盯着。

——几支黑了皮的蔫了的香蕉暴露在阳光下。

他长长呼出一口气来。风小了些,他觉得这个春天的暖意来得真早。

老妇人爬满皱纹的脸一刹那儿间变平了许多。动作似乎也快了一拍,她扯去了两旁更加衰败的两支抛进垃圾筒里。左右翻转着剩下这几支,满意了,板车的前筐里接纳了这些新朋友。

几辆公交车来了又走,不知道有没有他要等的车。

远处又有一老妇人踏着同样的车缓缓靠近,两个老人熟络地打了声招呼。

车筐感到了新朋友的离去,它还未来得及使劲嗅嗅它们的香味。

老人托起它们,掰下两支来,递一支给后来的老人。两个老人温和地笑笑,剥开泛着黑的皮,露出了黄灿灿丰实的肉来。和他想的一样,香蕉内部没有一点颓败的气象,完全可以入口。

她们很简单地吃着这意外得来的美味,没有狂喜,也没有不认真。

又一辆车驶来,它惊动了他。他似乎收起眼神想要动。下车门一个接一下下着乘客,两个人开始争吵起来,衣着光鲜。

他笔直地朝前走了,没有坐车。背影越来越修长。而环境也越来越宽,他透了一口气。

每个人本来都是一只蚂蚁,卑微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他想。

自恋引发的思考

每个人都自恋,不可否认这一点。但自恋的方式又各有不同。

我的自恋就表现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我原来写过的文章,越读越欣赏,越读越得意,竟飘飘然起来。

朋友问了,说你写博客是为啥呢。一楞神儿间居然回答不上来。写了许久,写了许多,居然一直不明白为了什么而写,而且,竟然也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孔圣人立言传学,把一套儒家的思想推行出去。意义不同,在我想来,这千千万万的人——名人、普通草根民众,夜以继日,笔耕不辍,但凡这样勤快都带有同样的一个目的: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推行出去。从这点来讲,圣人和草根的想法是一致的。

那么推行出去之后呢,是想得到别人对这一看法的认可。这事实上是人在精神层次上较为高级的一种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它大致居于最高层。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抛开最顶层,再往下,有人不断博起是为了起到交流的作用。博客作为web2.0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它肯定要具备的互动性无疑很好地满足了这样一种需要。交流这种属社会性质的需求恰好低了两层。

有人不断记日记式的生活点点滴滴,如果她想要人看到,愿意与周边的朋友、同事分享,那么说明了她带有一种被重视的期许。

不同的需求不断被满足着,也不断被利用着。博客真是个好东西,我自恋的同时,也得夸夸它呢。

拓展人脉与广结善缘

本来想以“如何成为受人欢迎的人”来命题,但这样说似乎带了更多的功利目的,事实上起这个题目更为准确一些。本文又将是宏观上的方向和策略性的话题,于细微处无所用。这就像这本来是对我认识世界的一点总结表明我已经能认识这些问题,但我生性内向,言语木纳,从这个基础上想要做到见人三分熟,基本上是很困难,成为受人欢迎的人便遇到了第一个坎。不过熟人自然是不惮这个疑虑的,日久见人心,天性善良的人几乎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段可以跳过去不看。世界观发展到现在,总结出两个观点,一是“目的论”,二是“关系论”。目的论简单地说就是在做一件事前先要明白它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意义决定了我们去不去做这件事,其次才是怎么做的问题。目的论简单却至关重要,它直接指导了事件性质、结果以及事态发展方向和程度等,它的另一层含义是目标。今天略过不谈目的论,简单地说说关系论。

我脑子里总结的这个关系论其实是矛盾论的演生。我理解世上的一切事的处理的途径,都是在处理与此事物相关联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内部的、外部的以及各阶段的。事说到底其实是人,那么处理事的根本,实际就是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人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另一种是别人。换言之,处理事情归根结底是在处理与自己、与别的关联人的关系。

终于引到了待己、待人的这一对范畴上。人生不外乎这两件大事,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如何对待别人。行于世,除了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便是处理与别人的关系,如此而已。

首谈态度兼谈方法。宏观层面上:知人与爱人;行为层面上:放松与信心。

一、知人

理解和疼爱相比哪个更让人吸附于你,有过恋爱经验的人明白是前者。事理同一,对待别人上理解比关怀更打动人。你天天买好吃的,好礼物送对方,吃的穿的方面千叮咛万嘱咐,也未必比得上一句深刻理解对方的话。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如此,疼爱不等于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都是这样。相反在外人上,初期这种以物质利益博取其好感还比较有效,但仍比不了理解这二字的威力,一语中的,心灵间那种共鸣,言谈间为其明辨了是非,指明航向,这种层次上的理解,已经不是平等关系上的好感,而是对方开始从心底追随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固然就是这个道理。前者为男人,后者为女人。闭上眼睛想一想,有多少男的朋友遇到了事的时候,想着来找你商量商量谈一谈,听一听你的见解和看法;又有多少女人把你作为了蓝颜知己,顺心的想和你分享,烦心的愿意向你倾述,如果有一定的量,那么你此时的心情一定是不一样的。

理解人,一是换位过来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此时处境与出路。另一方面,是把你的经验或是你确实判断无误的结论准确地传达给他,不要怕给别人出错主意,哪怕是换一种方式一个提问接一个提问地问醒他。或许,坐在你对面的这个人已然有了他的打算,他过来只是想听到你对他的肯定和支持,那么,不要吝啬一句强有力支持的话,如果他的决定在你看来不对,你一定要先和他说明你的观点,然后再接着说,我们是朋友,如果你决定了这样做,那么,我肯定会支持你。

二、爱人

再说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从来认为这句话只有机器人或者疯子能做到,机器人没有父母子女,疯子则辨别不清。除此之外,但凡我们凡人大概谁也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悲悯一点,我们要尽量朝着这个方向走。为什么呢?

还人心愿,如还己心愿

这是我看电影中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也是有的人问起为什么对他那么好的时候我用来作答的一句话。这句话说的妙极。在你仅需举手之劳的那个档间那么就举那么一下手,毫不费力,别人也许就真正得到了帮助和实惠,也就是说你这个人好说话好办事。拿捏有时候是一种技巧,千万别当成了习惯,他若从你这里得到了好处,别看他不说不念叨,他是记在了心里(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关键时刻,别人会搭你一把手。知恩图报是广泛人群的潜在心理,有的人甚至是受人滴水之恩不仅涌泉相报更涌血相报。不排除有那种知恩不报拍拍屁股就走,那是势利无比的人,或是得了便宜卖乖的人,或是落井下石以怨报德之人。不要担心这类人,自己要往窄走自己的路,谁也没有办法,到哪儿都是一锤子的买卖,最后的结果总是很凄凉。你照样还他的心愿,他都不好意思来找你第二回。

佛那种慈悲为怀的境界我们达不到,与人方便,就是图个自己方便。善待别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别人不会亏待了你。

如何爱人

再就是如何爱人的问题,除了像公关公司的员工讲究一种日常关系维护的技巧之外,我认为“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价值的多。人总是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对伸出的一双手和一席鼓励的话铭记在心。在人踌躇满志,飞黄腾达的时候,你的赞美和鼓励淹没在了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中,极其的普通。若是在别人穷困潦倒之时,你的援助变得极有意义。爱别人就要这样去爱,把你有限的精力和财力用在对于别人来说最为关键的时刻,注意是对别人而言。

三、使人在你面前能得以放松

从行为层面上来讲,想要受到别人的欢迎,首先是能让别人在你这里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认识的朋友大多数在你的面前,不必再装,把面具统统都能摘掉,那么无疑你是个受欢迎的人。这点太难做到。

有一记重槌叫作“幽默”。高中同学中有一刘二,像我这样常常严肃的人在他面前也是嘻嘻哈哈,动手动脚,更别说别的同学那种亲切和融洽。他的特点就是爱开玩笑,胡言乱语,类似童言无忌的那种。校友录上一旦有他的照片或是言行,下面一定会有大量的回复,开玩笑、讽刺似乎每个人都会洋洋洒洒。谁都敢和他开玩笑,他不爱生气不爱恼,这样的人就是有亲和力,有极棒的群众基础,人气就表明了他的受欢迎程度。在以上的篇幅中都没有举实例,并非没有事例。而在这里,我曾仔细分析过这位同学的这样一种行为。如果从人缘这方面来讲,确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揣摩。

四、让人在你面前得到信心

综合三、四这两点来看,其实后面这些行为层次的东西是“知人”的分支和细化。尤其是四,让人在你面前得到信心更是如此。简单地说几句,就该行文结束了。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一写就写很长,和在写之前想要的简洁的目标总是不符。例如像前一句这类的话我也总想写进来,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是博客,也不用去让老师指点,那肯定是说离题万里了,要是去换稿费,那更是有换稿费之嫌疑。嗯,博客就这么自由。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唱的,那就播客。打住。

要说让别人在你面前能得到信心,就是不要总是打击一个人,不要说些丧气的话,一次两次无所谓,说多了,人便会离得你远,昂扬一些不好吗,让人心里没底,没谱,太罪过,这样和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初衷几乎就是相违背。

最后总结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想要受到人欢迎的一个基本点。另外一句话,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请注意,是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可是突然就不记了,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大概是事不能满,多少都得保留一点。只可惜是我自己也不明白这将是一句怎样的一句箴言了。写这篇开篇的时候也说明白了,这些道理只是个总结和记录了,我懂了但未必能运用得到位和执行的无误,但起码懂了,善于总结了,也就是一种欣慰吧。你看了,觉得有点收获了,那基本上我更满足了。

让贤吧,你们

春节返京,碰巧与高中时一位老师同车。聊起此行的目的,这位老师说他已在原来的学校办了留职手续,现在被一所私立学校招去任教,承诺年薪五万。这在我们当地也是不菲的收入。他虽年老,谈笑间却也踌躇满志。

我不禁为师范院校的师兄师姐们愤恨起来。他们找工作上天无门入地无路,正愁苦不堪的时候,却有人在那里浪费着资源,占着茅坑不仅不拉屎,组织还得一样发给他手纸,仍不知足,继而又占了一个,这次发的更是高级手纸,挤得外面鬼哭狼嚎。这位却充耳不闻!

对于离退休人员返聘的普遍现象我们远远没有认识到对自己的影响,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离退休返聘人员达1000万,这些人一方面生活有保障,拿着国家的养老保险,一方面返聘后又占据劳动岗位,对我们来说极不公平。大学毕业生生存在城市边缘,就业压力几乎膨胀到极限,急着挖坑,还不如把这些坑里的老萝卜拔出去,最不济,把萝卜樱子藏着的盖着的那个坑给它拨开了。

想起小时候常听到的一个故事。讲古代一位国王他认为老人对国家毫无贡献和益处可言下令凡年满60岁者一率杀死。悲剧一直持续了若干年。后有外番使者送一硕大无比的老鼠来为难国王,全城百姓没见过这般大的动物,均不敢认。一孝子偷藏老爸于地窖中一日送饭以实情告之。花甲老人手捻胡须出一妙招,令子捧一大猫掷硕鼠前观其反应。儿子依计在殿堂前果然验证了这只大鼠,国王免了被辱。年轻人趁势说出了主意来自他的老父,于是国王收回成命,以后全城的老人终可安享天年。

这个故事说明老人的经验确实比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丰富,这也是退休者得以返聘的很大原因。但若形成规模和较为普遍的现象,实在有违社会规律。老龄化的弊病反映在工作岗位的争夺上,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什么导致老人不肯舍弃最后发热、发光的机会?多是奔一个钱去,舍一把老骨头辛辛苦苦赚钱,取之于社会,用之于子女,无一不是想给子女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想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老人们的这种心理非常容易理解。既然创造的这些价值同样用在了年轻人身上,何不让他们自己去奋斗去创造,给他们一个机会,好不?

也呼吁,年轻人学一学前辈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一学对人对事不急不噪的作风,学一学那种任劳任怨、踏实苦干的精神,在与同龄人竞争精力、聪明才智的时候,也和老一辈拼一拼信用度、美誉度。这样才能加快挖坑筑洞的进程。

原点,圆,轨迹

最近非常热衷一件事情,随意打开MSN、QQ上一个朋友的博客,认真地从第一篇一直看到最近更新的一篇。渐渐地变得津津有味,渐渐地被感动。

每个人以自己为圆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尺度在描绘一个圆,极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平淡朴实,或灼人眼目,无一例外以自我为核心在外围形成了一个包裹着的世界,脚步度量过从原点到边界扫描过的轨迹。

三千大世界,一人一圆一世界。不在于这个圆的直径大小,坐在自己圆的圆心上,这个圆便是最大。喜怒哀乐充盈整个球状空间,表层也变得流光溢彩。别的圆同样光芒四射,同样映射不进其它圆的中心。

每一个圆内发生着同样的事情,永远是自己这个圆的质量最重。知道周围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圆,却近乎透明,忽略不计,除非这个圆和你有了碰撞、交融。或者这个圆本身和你有着渊源,你的父母兄弟手足、朋友师长,但这些圆的重量和明亮度与自己的一比,仍相去甚远。

在自己的世界里,小事容易被放大,别人眼里小菜一碟,在自己眼里却性命攸关。压力窘迫接踵而至的时候,需要站在别人的圆里缓解一下自己的情绪,观望一下别的圆,原来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自己耳闻目睹,未见其是大事,那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其实也差不太多。

有人主观地活在别人圆的世界里,把别人圆里的影像想得和在自己圆里同样清晰和恒久。事实上别人的心里装着的也正是人家自个儿的圆,在那个世界里你很难留下光明的或是阴暗的印记。你觉得很丢面子,无地自容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眼睛在看你,看着你的时候注意力也未必在,注意力在的时候时效性却未必久,或许你仍在顾影自怜,但你想不到其实早在第二天人们就忘记了这件事,他们沉静在他们自己放大了的圆里。

这类的事,务必是发生在自己圆内的,才有如上的效应,倘若是你在别人的圆上划了一道痕,那么在内部发生的可能是裂变和聚变。你可能伤害了一个圆,也可能是你的圆被该圆凝聚的怨气能量所穿刺。若是你喜欢到处划痕或是具备像碰碰车一样撞击的属性,那么别的圆会波波把信息传递下去,你的圆将难以立足,要么被孤立,要么受挤压,行运通道的宽窄是从原点开始,由自己走出来的。

我在别人的圆里畅游了一番,发现了别样精彩,每个人显示了他的圆的无比重要性,我却从这里看到了我的圆的平凡和普通。这样有助于我以更平和的心态打造我世界的更大直径。

职业规划:对个人发展的期望

盯着转正考核表上的“对个人发展的期望”一项苦想了半个小时。

其实冠冕堂皇地写几句很容易,只是这个问题开始变得让我“动容”。

对待工作本身,做到自己满意,别人认可,对得起公司付的这份薪水我认为足矣。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那就看是否能在工作中一步一步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到上升到一个台阶的时候,会发现出现瓶颈,无法再有提升或是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制约自己发展的就是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一个硬伤。你的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资源上能不能助自己突破这个瓶颈。

再一个问题,能否在工作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上,不轻易被人撼动。如果不打算业务能力上处于核心,那另一条路就是挤上层,进入管理层,似乎要比前者更需要时间和精力,前者更多地是对待事,而后者则是人。

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能通过工作这样一个手段实现一些中短期的现实目标,比如买房,依靠固定的月薪,似乎情况不太乐观,那么出路又在哪里?

一个刚留校的老师对现在大学生的评价

补习时的一个同学在大学里当了老师,周末发来短信告诉我她正带着她的学生在外面晒太阳,估计是大学里常见的户外活动。她形容了一下现在的学生,觉得特别经典。

她说:“每天连哄带骗,时不时还得诈唬诈唬!费心!个个都狂妄的很,还暴脆弱!根本没有咱当年的风采。”

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未完成,待续)

两年半前,三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聚集到了一家垂直的IT门户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两年半后,他们已经在新的领域里开始了新的发展,没有变的是还都没有脱离互联网这个行业。我是三个人中之一,上次聚已是两年前,两年后的昨晚三人又坐到一起,满桌丰盛的饭菜只简单的吃了几口,便畅谈起对互联网的思考和理解,并一起分享了这些年来在这个圈子里打拼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深有感悟,在这里记录一笔。

关键词:行业,互联网,IT,厂商,公关,媒体,广告公司,直客,风投VC,赢利模式,服务,资讯,web2.0,新媒体,80后

创业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思考

从信息时代步入到创意(Idea)时代,个人理解,还不如说当今这个年代是创业的时代,尽管创业是每一个时代的主题曲,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放和富有机会。作为80后,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自己创业,尽管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头脑里有过这个意识,但继而又会觉得自己还只是二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一没钱,二没经验,所以把天天做好本职工作当成了目的。怎么样把工作做得日臻完善,怎么样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赏识,放在了工作意义的重心上,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要说的是,做好工作是为了学会处理应付更多的事,积累更多经验,并不是说想要加工资、升职之类。

这当然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工作做好了如果公司提供你机会培养你自然会加薪升职,你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但你的想法是重点,你要明白你努力工作为的是什么,这是个方向与线路的问题,毛主席最讲求线路,线路决定了你的高度。

没有钱,没有经验,年轻,不要紧。关键是你做了准备没有?如果有一个机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你有没有能力去挑战。如果你幸好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感兴趣,那么从现在开始,好好了解这个行业,并且认真的思考,仔细渗透这个行业的每个角落。这样的思考就已经是开始了“创业”的准备阶段,在没有启动资金和一个好的机会的时候,思考是你唯一和必须要做的。

哪里会是出奇迹的地方?

关键词:互联网

在自己经济和经验都一穷二白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哪里会成为一个试验场,哪里会是你伸拳舞爪的地方,答案是互联网,它从来就不缺少奇迹,它包容性和前沿性,无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传统的任何行业都可以和互联网完好的兼容,如果你发现有的还没有和之良好的接轨,那这正是你的一个契机,是你思考的一个切入点。

互联网与其它传统行业的接轨最初形态是简单地信息传递和共享,再后才会转化为别的利润增长点,出现新的利润空间。信息传递和共享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格局,局势被已经成熟的网站所掌控。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则是在此基础上细化、分类、有强针对性的缝隙“插足”,才有可能创造出另一种奇迹,有可能诞生一个“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你要相信,总有你未想到的地方,“博客”——“播客”——“威客”——“职客”,各种客一路沿续下去,你能预知的下一个客是什么?也许下一个客就是你的奇迹。这就需要你每天都去关注,每天都去思考。

所应关注的重心在哪里?

关键词:赢利模式

“赢利模式”是首先要考虑并需要一直考虑下去的核心所在。对于网站来说,“广告”是个永恒的主题,没有纯粹不依靠广告收入而以别的赢利模式生存下去的网站,如果此时没有,在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被动的也要接收广告的投放。如果非不承认这一点,那么隐性的变相广告肯定也是存在的。

但你的赢利模式如果与众不同,差异化能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来,那就是入了无人之境,没有血腥的竞争,或是有竞争但你抢夺了先机、先人一步,就胜券在握了。但也有例外,“校内网”这个网站不知道被多少人知道,它从开始发展就在高校这个群体间大受欢迎,说白了它就是一个大学生交友的平台,会员注册条件很严格,必须是教育网的IP或是学校的邮箱才可注册,这就保证了会员的纯度,会员经注册后资料非常的详实,哪个院系几届几班,宿舍楼号楼层房间号都有,学生对此非常放心,知道只有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才能有权进入这个空间,这种新的交际手段,可以非常方便地按条件索引朋友,比如具体到哪所高校,哪一届和哪个专业。

可以说这种模式是相当好的,但并没有产生赢利效果,因为在这个网站上虽然注册会员之多,流量之大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也仅局限于线下举办的几次活动,并没有发挥出来现有的优势。果然有人看到这种模式的发展潜力了,搜狐的Chinaren依照这一模式,推出了两大产品:“校内”和“地盘”,在已有的“校友录”成熟的品牌之上一经推广,立即产生了大的效应。校内网在各方面都远远没有搜狐的实力,被挤得半死不活也在情理之中。

好的想法太重要了,现在欠缺的就是Idea,如果有了创意但被别人copy后挤掉,那属于经营策略上的问题了,在稍有起色时你如果认为它确实有发展,你要相信风投比你更有眼光,你可以尝试着去吸引。不要一看到风投就想到几千万美金,其实有些人就是在接受着VC的十几万、几百万的人民币在做,因为比起几千万太过小儿科,媒体报道得少,都争着报融到成千上万的,所以你不知道。有关风投的问题会在下面详说。

三大方向,一个基本原则

关键词:资讯,服务

我认为做网站的三大方向,一是产品,二是资讯,三是服务。当然也可能交叉,但肯定有一个重点。

一是产品,我把软件、技术、虚拟主机服务器,源码系统等都算在此列,好像和我们现阶段没有什么关系,就略过不说,售出产品的后续服务也不同于下面所说的这个“服务”,请往下看。

如果是现在做资讯,肯定要找web2.0的切入点,我们这样说的原因是基于“一穷二白”这个前提下,如果你有几千万烧,找100个有经验的人来做资讯,转载结合原则,把握住新闻源那会做得很了不起。问题是没有这个钱,所以需要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耗者也是生产者,你看能通过一种什么样的聚合手段,让网友每天访问网站的同时还在任劳任怨,心甘情愿地做着网站内容的建设工作。

说穿了所有互动的形式都是web2.0的元素,关键在于你怎么能调动这些人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我一直理解论坛其实就是一个最初形态的web2.0,上网久了的人肯定都会有一两个常泡的坛子,在上面灌水乐此不疲,你在看着别人发贴的时候禁不住也想顶两句,或者发一个新的主题分享一下你的资源和心得。它往往是靠兴趣把一类人粘合在一起的,这和现在流行的“圈子”有异曲同工之效。论坛是个已有的实际产物,才后才产生web2.0的概念,在产生了这个概念之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又诞生了一些在这个原理指导下的东西,如博客、群、圈子之类。

地域特征也是网络中所应用较火的一个2.0元素。社区网站可以发展起来的一个原因就是基于此,这里所说的社区网站不是指奇虎和大旗之类,而是指小区门户。在06年曾经同类网站通过民间形式进行过一次评比。这当中我见识到了这些以小区为节点组织起来的社区网站的影响力,有的成熟的社区几乎成了现实社区中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举我熟悉的管庄地区来说,“阳光169”http://www.sun169.net这个网站的受众就是管庄那一带的建材院、管庄西里、柏林爱乐、京通苑、常营等几个小区。但是注册用户、日流量规模非常大,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一旦这个附近有什么新闻发生,比如车祸、打折、开业、优惠,尤其涉及到民生的,总能在这个网站上找到踪影,图文并貌,都是网友们为争夺眼球和提高等级主动发的贴,同时周边拓展起来的分类和点评,出租出售二手市场;购物、市场、饭馆的点评等,非常具有影响力,如果连续有几个网友发贴说附近哪个饭馆的菜好吃,服务好,这个饭店立刻就会出现客人开始增多的现象。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炒作和负面也会马上跟进,这是出现影响力后的必然趋势。网友们并不是特别清楚在里面乱逛发贴子发信息其实就是给网站做出了贡献。

社区网站现在真的很火,大的居住聚集地,通州、回龙观等等,都有这样的网站。而且据了解已经有附近的商场、公司、企业开始广告投放。

做资讯就要这样做,必须要有免费的内容生产者每天生产出大量作品,而不是靠自身的更新。就像新浪的博客一样,作为主流资讯的补充,但占据了整个信息体的非常大的部分,当我们每天还为自己写出一篇精彩的博客有很多人来看而高兴的时候,就义务地为新浪做了贡献。要相信草根的力量,尤其是多个草根的力量,想做资讯的肯定要从这个方向拓展思路。

做网站的另外一个方向是服务,不论是在线服务还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来说,个性化、细化的服务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线上的服务很难想的出新的切入点,即使能想到,技术上也不容易实现,如果好实现的话很可能很早就有人开始做了,即使可能有几个人在做,但远没到了成熟的地步。我举一些事例,在线OA办公系统,在线文档、表格输入,在线输入法,在线备份,在线加密等等,都很难做,做大了肯定是一份大蛋糕。

GoogleEarth这个软件了解的人很多,请看这样一个网站,互动地图-EEmaphttp://www.eemap.org/,尽管看域名后缀是非营利的组织,但它毕竟提供了一种服务,依照前面的理论,如果它做大并很多人所关注,那它被动地也会产生赢利,它依托在GoogleEarth这个产品之上,如果真的最终发展壮大了,与Google产生版权纠纷的问题该怎么处理,会对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题外的话。

搜索引擎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在线服务,而且是比较成功的在线服务,引擎技术被掌握在少数几家公司手里,我想我们暂时不可能去做搜索引擎。现在所用到的分类导航网站,比如Hao123等也属在线服务,并且早几年前就成功地被百度以几百万收购。应用比较广的在线服务还有IP、邮编、列车等基于数据库的查询等。这是简单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同时也产生不了多少利润,除非你提供的是一种垄断性的信息。其实困扰这个的究其根底是成本原因,技术也是成本。

还有好的在线服务就是玩“空手道”,在这里也以一个实例来讲,“网票”http://www.wangpiao.com.cn,不知道有多少人用过它的服务,我爱看电影,并且常常从这个网站上订票,省去了下班直接去电影院买不到好座位的麻烦,而且手机银行直接支付,特别方便,到了电影院有自助终端设备,输入得到的序列号或是扫描二级码打出票来直接就可以进电影院。价钱每张票比从电影院买贵出十几块钱,这部分就是被网站赚了,但我认为值。它省去了我的时间和精力。怕麻烦、图省事的心态就是许多商品诞生的最根本原因,比如电梯等。

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把是互联网有些大材小用,纯粹把互联网当成了工具,但能挣钱就是王道,典型的应用是在线定单的产生,其实就是实业中的一种辅助作用,比如丽华快餐,比别的快餐“快”一步的原因就是它提供了在网上的便利订餐服务。

另外还有就是在线数码影印店,通过网络传递数码照片,填好个人通讯地址,一般隔天会把照片送到家门。这也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但较订快餐还是前进了一步,因为它实质上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而快餐不是。

另外一种在线服务,便要和社区性质的网站有一些交叉。原理是这样的:自己有货源,或是有取得货源的渠道,通过网络的订单,送货上门货到付款。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商品可能限定在值得信赖的日用品上。原理看似简单,和当当、易趣电子商务网站的原理没有区别。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细化了的服务型的电子商务,通俗地理解为网上超市,我这方面可能阐述的不太透彻,大家自己理解一下,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想,比如前不久地铁上出现的“懒家伙”网上超市的广告。

再来说说“一个基本原则”。做网站想要赚钱,三种情况,一种是细化服务,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而又是人们迫切需要提供的服务;二是你可以利用你的网站帮助人们省钱,三是你可以利用网站帮助人们赚钱。这条理论是很早前吸收一位互联网资深人士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事实上,你想想你每天都必上哪些网,在哪些网上投入了你的精力和时间,通常那些网不是在赚你的钱就是由你创造了利润,当然,你也得到了你的所需,这是最基本范畴中的交换。

讲到细化服务,现在从搜索引擎也开始有所表现,比如出现了有专门搜博客的搜索引擎。打开百度里面的“更多”,其实你就能发现这样一种趋势;帮你赚钱的换句话说提供了一条你赚钱的途径,多表现在C2C的电子商务网站上,如淘宝;帮你省钱的就是携城、e龙等,它们赚的不是你的钱,赚的是上游厂商的钱。

网站发展流行的趋势

关键词:边缘化

前面说过社区网站、草根民生类网站必然是流行的一个趋势,另外就是更细化、更有针对性的网站的崛起。

在这里讲一讲前文提到的“威客”和“职客”,威客出现已有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发布任务的会员,另外一种是竞标接收任务挑战的群体,在任务完成后由发布任务的一方通过网站付给完成任务一方的劳务费,网站赢利的方式是通过中间的抽成。

职客网是新兴起来的新形式招聘网站。传统的招聘网站如中华英才网,51JOB,智联招聘等都是通过企业会员发布招聘信息,个人用户制作简历并浏览企业招聘信息把简历投到感兴趣的公司,赢利方式主要是靠通过对企业会员的收费。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招聘都是在这些招聘网站花了钱的。也提醒一下招聘网站的使用规范,个别用户在找工作时会到招聘网站上浏览相关公司、职位,并且在信息中拷贝下了公司预留的邮箱,自己通过web或是客户端的方式直接把简历发向公司,这样是无效果的,必须在招聘网站中使用“申请该职位”的功能来提交简历,企业会员在付费后招聘网站会提供企业一个可供管理的后台账号,企业管理人员(HR)在进入这个后台后才能浏览到你的简历,否则无效。试想,如果招聘网站对我们找工作的个人用户也开始收费,哪怕仅是在找工作成功后的收取一点费用,那也感觉是很庞大的收入,为什么没开始这样做呢,这将在下面“你想要赚谁的钱”的部分提到。

新兴的职客网的原理,它是基于现在仅凭简历、面试这样的环节招入公司的员工存在着不能有效知晓根底,和整个招聘过程中效率低下耗费时间精力的弊端而产生的,相比起来公司更愿意吸引内部人引荐来的人才,比如员工的同学、朋友,这样更容易有保障,而且有数据显示,在公司里有80%的工作是通过熟人或朋友介绍的。职客网正是从这里切入,它通过会员对身边相当熟悉的人往需要招聘的公司的举荐,成功过渡完试用期后拿到的劳务费和会员共同分成,会员有等级和信用度划分,并且要承担有连带的责任。总的来说由于刚刚出现的一种试验阶段的产品,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它的想法无疑是好的,但究竟能不能切合中国的国情,能不能长远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举例太多容易以偏概全,总之这种借助民众,发挥草根力量的模式都可以想,市场经济中传销、直销的原理都可以运用的进来,等级制度永远是调度会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努力地发布更新、更快、更震撼的各类多媒体信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流),才能晋升更高等级,只有进入了另一个等级,才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分享更多的管理权限,得到更高的酬劳。

另外除了这个方向,另外值得思考的方向就是一些非主流、边缘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是经济产物,甚至可以打一些擦边球。比如去关注宗教,特殊的民俗民风等。或是关注一些还只能在阴暗角落里的生存的同性恋、自虐、被虐意识,或都去挑战一些精神、肉体承受极限的东西,这些不犯法,只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而已,你想得够出格,最后引起了更多数人的关注,或是改变了一个时代的人的观点,甚至解放了一些无形的禁锢,那么你真的是创造了奇迹。不要以为不可能,只要你敢想,敢于用互联网这种形式把信息表达出去。

不过警告大家违法的事不要做,做黄网、病毒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听说都很赚钱,但最后可能等待你的是锒铛入狱。

你想要赚谁的钱?

关键词:中介模式,中高端(上游)

这个也要和“赢利模式”结合起来说,其实是从另一角度对赢利模式原理的一个补充。

很多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感觉某某网站的赢利模式很巧妙,或是很费解,不知道是怎么一个挣钱法儿。我学经济出身,一概以来观察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很长时间来存在着被一种非常强的经济形态所渗透的现象,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尤其从提倡信息时代开始愈演愈烈,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中介模式”。

任何不好理解的经济现象或是赢利模式,都可以化繁为简,直接用中介模式去套用,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瞬间就会开悟:原来,这就是一种中介的行为。

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各类中介,房屋租赁机构、职业介绍所、婚姻介绍所等,这是显性的中介。

由此开始未完待续

行业、渠道、关系——资源演变论

//这部分重点阐述媒体、编辑与公关媒介、厂商;销售与厂商、广告公司、直客间的关系,还有如何把这些资源积累成自己的资源,以及人与人之间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友情和业务间的来往

创业的路上三步走

//主要讲述对风投VC的一些了解

如果有精力、时间和金钱,我想要做的事

//我想要做的一些事情

敬请期待,周末续写后半部分。

Comments

小平-2007/4/6 11:17:30

不错,赞一个~~~

tiantian-2007/4/6 11:22:41

有空要认真拜读,肯定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