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贤吧,你们

春节返京,碰巧与高中时一位老师同车。聊起此行的目的,这位老师说他已在原来的学校办了留职手续,现在被一所私立学校招去任教,承诺年薪五万。这在我们当地也是不菲的收入。他虽年老,谈笑间却也踌躇满志。

我不禁为师范院校的师兄师姐们愤恨起来。他们找工作上天无门入地无路,正愁苦不堪的时候,却有人在那里浪费着资源,占着茅坑不仅不拉屎,组织还得一样发给他手纸,仍不知足,继而又占了一个,这次发的更是高级手纸,挤得外面鬼哭狼嚎。这位却充耳不闻!

对于离退休人员返聘的普遍现象我们远远没有认识到对自己的影响,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离退休返聘人员达1000万,这些人一方面生活有保障,拿着国家的养老保险,一方面返聘后又占据劳动岗位,对我们来说极不公平。大学毕业生生存在城市边缘,就业压力几乎膨胀到极限,急着挖坑,还不如把这些坑里的老萝卜拔出去,最不济,把萝卜樱子藏着的盖着的那个坑给它拨开了。

想起小时候常听到的一个故事。讲古代一位国王他认为老人对国家毫无贡献和益处可言下令凡年满60岁者一率杀死。悲剧一直持续了若干年。后有外番使者送一硕大无比的老鼠来为难国王,全城百姓没见过这般大的动物,均不敢认。一孝子偷藏老爸于地窖中一日送饭以实情告之。花甲老人手捻胡须出一妙招,令子捧一大猫掷硕鼠前观其反应。儿子依计在殿堂前果然验证了这只大鼠,国王免了被辱。年轻人趁势说出了主意来自他的老父,于是国王收回成命,以后全城的老人终可安享天年。

这个故事说明老人的经验确实比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丰富,这也是退休者得以返聘的很大原因。但若形成规模和较为普遍的现象,实在有违社会规律。老龄化的弊病反映在工作岗位的争夺上,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什么导致老人不肯舍弃最后发热、发光的机会?多是奔一个钱去,舍一把老骨头辛辛苦苦赚钱,取之于社会,用之于子女,无一不是想给子女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想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老人们的这种心理非常容易理解。既然创造的这些价值同样用在了年轻人身上,何不让他们自己去奋斗去创造,给他们一个机会,好不?

也呼吁,年轻人学一学前辈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一学对人对事不急不噪的作风,学一学那种任劳任怨、踏实苦干的精神,在与同龄人竞争精力、聪明才智的时候,也和老一辈拼一拼信用度、美誉度。这样才能加快挖坑筑洞的进程。

让贤吧,你们》有2个想法

  1. “占着茅坑不仅不拉屎,组织还得一样发给他手纸”~~~嘻嘻经典!
    2007-4-11 17:2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