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歌声

小时候,父亲买了一台凤凰牌「双卡」录音机,他邀请同事和邻居来看,把音量开到最大,大家赞不绝口,说这么大的声音不会破,我被震得惊恐万分,捂住耳朵大叫:“关小!关小!”他们才罢手。

这是我对声音最早的记忆,八十年代中期,我大概五岁。我用这台录音机听流行歌曲,听儿歌,住在镇子上的大舅录了几盘表妹的儿歌送给我。我还用它的录音功能在空白的磁带上录下对父亲认错的内容,在受隔壁小伙伴引诱偷香烟挨父亲打之后。

当时磁带以拷贝为主,听腻了一盘,就借来新的,用“双卡”功能把磁带拷贝一遍,这个过程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双手同时按下播放键和录制键后,就蹑手蹑脚地退到外屋,轻轻带上门,录完了就会自动停止,一盘有着新歌曲的磁带就诞生了。

大概是2013年,这台录音机卖给了收破烂的,卖了十多块钱。

小学六年级就要搬到初中学校,接受初中学校的统一管理。父亲是初中学校的校长,与之前几任校长相比,父亲做了很多规范化的管理和「创新」。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息表,规定在早晨几点全校师生跑步,每周要升旗、不定时开校会,乡村的学校在这之前是没有人这么做的。为了配合早上锻炼,父亲特地去另外一个乡的修理铺里买了一台唱片机,一并带回很多唱片,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振奋人心的革命歌曲就会响起,那是老师们更为熟悉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老师办公室屋顶的两个蓝色大喇叭时常出一些状况,调皮的学生会扔石头上去把喇叭砸得换了方向。有时我会进办公室里帮忙换唱片。我对唱片很熟悉,很小的时候,家里腌菜缸就是用唱片盖着的,中间的圆孔用纸糊上,我记得这些唱片是《艳阳天》之类。

在我堂叔结婚的时候,特意布置了音响,三叔在屋子里拿着麦克风清唱了一首又一首,脚下打着拍,外面的喇叭哇哇响,老家村子里的人羡慕不已,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跑调没跑调。他是为数不多的考出去的中专生之一,学校在「大城市」赤峰,那个年代考中专连续考八年的都有,号称「八年抗战」。到如今我完全记不起他唱了哪些歌,大概是他们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

在落后的内蒙古几乎算是最贫困的地方,在我初中时候出现了「随身听」。早期其实不容易随身携带,像砖头那么大。全校只有几台,放的歌曲印象最深的是《九妹》,那一声声对九妹的直白呼唤,好像唤醒了我们内心的一样东西……另一首让我们听了激动不已的是粤语歌曲《护花使者》,竟然有这么好听的歌!全都大着舌头跟着学,唱得有声有色。

上了高中差不多有一半的学生拥有随身听,买的借口一定是学英语,大多数时候都用来听流行歌曲。那时如果能拥有一台「爱华」随身听绝对有面子,它是名牌和奢侈品的代名词。我就有一台,半透明的机身,没有外放功能,只能戴耳机听,越没有喇叭的机子越「高档」。

有一天晚上上第三个晚自习,大概是晚上10点到11点间,少部分人正听着音乐犯困,还有三三两两的人唠嗑聊天,少数同学正在认真学习。班主任突然出现在教室里,径直走到一个男生前,从课桌里拿出一台正在播放着的随身听,摔到地上,猛力一脚踏上去,随身听哧溜一下从前面滑到了教室后面,撞到墙上落地后开膛破肚了。班主任应该是在教室外观察了很久,我们也疏忽大意没留神靠窗的同学发的暗号,一般第二个晚自习后老师就回家了。我为什么着重叙述这件事,因为摔坏了的这台随身听是我的,那个男生借走听的,心痛啊,他也没赔我,当然嘴上说是要赔的,百十来块钱的东西对我们那时的高中生来说也是一大笔钱。这个同学和我在高中一起做过买卖,准备了二百块本钱,去集宁市里进磁带,准备贩回去卖给同学,正常情况是很难短时间卖出去,有个好方法就是贿赂几盘磁带给每个年级的「话事人」,硬性摊派给一般学生。中途我就退出了,因为我是以进磁带的名义去市里看初恋,上了车就把本钱借给了「合伙人」,他独自运作去了。

高中时代,一到晚上男生集体变“狼”,站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暗夜里狼号鬼哭,尤其以雪夜为甚,十几号人瑟瑟发抖地站在寒风里狂吼《突然的自我》、《爱不爱我》,引路过的女生侧目。我现在回想,高中男生们很多莫可名状的行为和隔壁比我们高一届班里都三个全校最美貌的女生有关,三个类型的校花。那是全校最美的文科班,我们班里所有男生都会至少选择一个萦绕在脑海、咀嚼在嘴里、伤心在心里(看着她们和高年级的男生出双入对)。晚自习空隙唱歌也不全是青春期荷尔蒙的发泄,还有学业繁重的苦闷,吼完就舒服了,回去再学就踏实了。

高中我就在做“个人主页”,流行用脚本播放背景音乐和满屏飘舞「雪花」( JS 特效)。那时候网速很慢,音乐必须是 MIDI 格式,这样载入速度快,我长期用的是周华健的《风雨无阻》,一直觉得 MIDI 音乐会比同首歌曲更好听,柔和、轻灵,突出了音乐的旋律。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听周华健的歌。高三在呼和浩特复读那年一首《我知道》听得我几度泪下,和我当时的境遇一致,完全唱进了心里。那惆怅的情绪不停地酝酿,就像我初次体验到的惆怅那样,十几岁时候,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天气里,独自走着走呢,忽然就淡淡地伤感,没有来由。

不知道哪里是疲累的尽头
不知道有没有离开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忙碌的追求为了什麽理由
谁知道有什么成就会不朽
谁知道有什么爱情最温柔
谁知道拥有了这一切算不算梦寐以求
……
我知道迷茫的脆弱的烦恼的寂寞的压抑的感受谁都有

上大学来了北京,那一年有周华健的演唱会,很动心,但没去,后来他又在北京办过几回,没有了去看的冲动。有些事情当下不经历,过后就很难找回当时的感觉。

再往后,一首歌就代表了一个人,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这个人来。

在呼市和网友坐在蛋糕屋里,放着的是《Big Big World》,网友说她喜欢这首歌,果然好听。头一回喜欢除世界名曲以外的外文歌。网友在内师大上大学,作为复读生的我喜欢去大学校园里转。还有《独角戏》、《女人花》、《宁夏》、《我想更懂你》,就如同气味一样,总会让人回忆起一段经历、一个场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