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老师聊一个“决策”和“推动”的属管理学的话题(凡是站在对面和我说话的就是“老师”),老师是一个对“推”和“拉”颇有领悟的人,我提出的问题是:
如果有合理的建议,并有正确的导向,形成了有操作性的方案,在执行之前先要会议讨论群体决策,之后就变成了四不象,综合了全部人的意见,甚至存在彼此矛盾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每个人都从自身的利益和专业角度对待问题,否定和掩盖了对自身不利的改变,也为了稳固不变对一些前瞻性的意见给予了消极性的意见。
老师说,如果从我们的专业程度我们知道所做的是正确的,也有相关的理论或数据支持,但是仍然为众人群殴和否定,这是因为人们“懒”,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愿意改变现状,更直接地说是时机和条件没有成熟,到了我们提出的问题人人都意识到是问题的时候,并对解决方案也达成了共识,这时候就好推动了,我们应该把握这个时机,如果提得早,到了真正能实施的时候我们的力气也快卸得差不多了,也不利于推动。
从操作层面来说,老师说的有道理,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到了所有的人都看到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晚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必然导致了被动,是疲于应付的局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远见的人对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情很敏感,采取主动的姿态,或促进,或提前解决,都有所掌控,即使一个临危不乱的人,总是去解决突发情况,一次两次还行,能应付过来也能体现出能力,常常这样,必然乱。
没有主导的能力,除了本身能力不够之外,也与官僚环境有关,在中国,任何形式的组织中都会掺揉一些官僚的形式,这与社会结构和文化有关,官僚制度很适合中国,但前提是幕僚中真的有能人,有明眼的人,至善至聪明,有方向有魅力,关键时刻能力排众议。群体策略看似民主实则发起的人把责任放在每个参与的人身上,事后有什么问题也会说这是我们大家开会时一起决定的吧?而每个参与的人各自心怀鬼胎,每一项决策的头条标准就是有没有干涉到自己团体的利益,有没有为自己团体带来更多的负担,而根本不是从一个全局的角度想问题,也不考虑一个公司或组织的终极利益和目标,各自为政,各有小算盘。会议中的领导如果不是前面提到的能人,则谁的话好听就听谁的,谁说的“貌似有理”也就欣然接受,外加点个人喜好和情绪,不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