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李闯王、崇祯当军师,让他们和平共处

戳蓝字“关耳爷”关注我哦!

——《李自成》读后感

图片

花了一个半月,看完《李自成》。这部茅盾文学奖作品,姚雪垠历经四十年艰苦创作完成,共 10 卷,330 万字,这个篇幅是现在主流长篇网文小说的篇幅。

先说缺点,总结有三方面:

一、部分章节详略不得当。一些重要的事件和节点,匆匆数笔带过,如杀竞争对手起义军首领罗汝才、杀副军师李岩、宰相牛金星逃跑等情节;一些与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无关的琐碎情节,却浓墨重彩。

可以理解,毕竟长达四十年的创作,一开始没有掌握全部史料,没设计完整架构,写作时认为的重要篇章,在整部作品中相比,重要性下降了。

二、部分内容冗余拖沓,有车轱辘话反复絮叨的感觉。如果后期有余力,裁剪修订,删去 80 万字,应该更紧凑,更有张力。但最后几卷,作者年岁已大,只能口述录音,别人代写,没有再修订,比较遗憾。

三、对于清朝几位人物,有描述但面目模糊,用了和李自成、崇祯及其他重要人物同样的描写手法,限于篇幅,表现力不够。不如用叙述的方式。比如多尔衮和顺治母亲,二人见面脸红心跳,多次对话、场景描写,但二人的感情及性格,仍然模糊不清。

瑕不掩瑜,上述问题不能否定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单从创作精神来说,作者 1957 年被打成“右派”,遭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白天批斗改造,晚上摸黑写作,直到去世的 1999 年整部书才全部完结。

这其中也有幸运的成分,文革期间,毛主席曾指示保护作者创作,对湖北省委书记原话这样说:“你告诉武汉市委,对姚雪垠要予以保护,他写的《李自成》写得不错,让他继续写下去。”有了这样的保障,整部书才得以最终问世。

重点说说书中的主要人物,对我们与自己、世界的相处,多有启发。

## 李自成

李自成,小说中的结局很惨,在清军不断追击下落单,后遇乡勇抢劫财物,被火铳打死,享年 39 岁。在不知道身份的情况下被不知名的小人物杀死,何其悲哉。

李的真实结局存疑,一说退守湖北九宫山被敌人所杀;一说在湖南出家当了和尚,名奉天玉和尚,小说中将这一行为安在了大将田见秀身上;另有一说在湖南隐居,自称是李自成后人的丁玲也持此说法。

年轻时的李自成有一份工作,在驿站做驿卒,驿站为朝廷传递公文而设,也供官员出差时歇脚,李负责照看驿站里重要的资产——马匹。小说中,主人公自己说在驿站接待官员。

明末时,政府裁撤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李自成也在裁员下岗名单中。失业没有了生计来源,欠债无力偿还,被债主逼债投入监狱,出狱后又发现老婆与人通奸。于是杀债主、老婆后投军,遇军队欠饷不发,再次杀掉长官和县令,正式起事,小说中这些都没有写。

小说的开头,李自成已继承起义军首领高迎祥——同时也是他的舅舅的军队与“闯王”的称号,号令四方,成为明朝的心腹重患。

经过十六七年奋战,李自成焚了朱家祖坟,杀了王爷,击穿了明军主力,斩首了投靠自己的起义军首领罗汝才。先称王,后称帝,再从西安东征北京,逼死崇祯皇帝。

紫禁城里仅坐了 42 天,就被吴三桂带领清军赶了出去。

李有胆量、有魄力、有匪气,从杀债主、老婆、官员等人就可见一斑。

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里,杀人都不是件容易、简单的事情。普通人连与领导顶嘴的勇气都没有。

再者,李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打仗能以少胜多,也能在重重包围下突围出去,这两项的难度指数,非常人所能了解。历史上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而李就是其中一个。

这与李的治军严格,同将兵共甘苦是分不开的,毋庸置疑,李有将帅之才。

但是,李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一是见识少,二是人才匮乏。

李早期虚怀若谷,后期骄傲自满,小说中这一转变的描写得较为生硬。

称王后,李已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忠诚的正副军师二人已心怀龃龉。副军师李岩提出了站稳根据地、缓进京、抚百姓赦百官拢人心、防御清军等建议,李均不屑一顾,更对延缓东征的建议心生不满。他将精力用在登基仪式准备、分封手下大小将领等事上,操心的都是从哪个门进入皇宫,将哪些宫女分给哪些将领等。认为胜券在握,开始享乐。

在李岩的一系列建议中,尤其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明官。李称帝后,没有意识到自身阶级立场的改变,没有从流贼、农民阶级转为地主、贵族阶级。具体就表现在如何对待、处理明官这一问题上。李仍把明官置于敌位,纵容大老粗主将刘宗敏拷掠明官,抄家夺银,将大量的金银财宝运回西安,导致了官宦乡绅的人心背离,而正是这些人实际上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统治网络。

另一方面,李把攻掠下来的地方,大多作为了“打粮”基地,视为耗材而非资源,没有驻军置官安民,“流贼”习性伴随了终身。

主将刘宗敏,比起李自成,见识当然更少,在行劝进礼时,刘竟对众官说:“我与他同作响马,何故拜他?”

后情况紧急派刘出兵山海关,讨伐吴三桂时,刘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甚么你在京城享受,却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无奈,只好率队亲征。

刘身处一人之下的高位,仍以“响马”与“贼”自居,从思想到行动,都不改贼性,如此见识与格局,怎能坐稳江山。但在小说中,李与刘二人,惺惺相惜,互相尊重。

刘仇视京官,极尽侮辱掠夺手段,上行下效,普通将士也在城里烧杀奸抢,引起民众恐惧与失望。

李的人马,实际上都是乌合之众。宰相牛金星,中明举人却无官可做,入李的幕下也尽挑好听的讲,报喜不报忧,不能尽忠进言。他热衷于教习登极礼仪,不断劝进李自成,此举深得君心。他助长了李的骄傲自满,使李忽视了诸多风险,为灭亡埋下隐患。

牛推荐的大军师宋献策,之前以街头算卦为职业,虽相貌丑陋,出身平凡,但能力和品行均强于牛,很多事情都早有预料,但慑于李后期的转变,也是不敢谏言。唯有副军师李岩,是个人才,却遭皇上厌恶、宰相排挤。

小说中,李自成逃离北京后,之前投降的人不断倒戈,疑心病一日盛于一日,在此期间李岩数次要求回河南,为李自成经营根据地,引起李的猜忌,李“令金星与岩饮,杀之。”李岩惨遭冤杀。

随后牛金星害怕自身不保,不辞而别,不知所踪。宋献策被清军俘虏后,不愿投降只愿归隐,后被释放。

在真实历史中,李岩应是被牛金星诬陷回河南独立称王,而被冤杀。牛逃跑后,顺治二年与其子投靠清廷为官。宋献策、刘宗敏被清兵所杀。

## 崇祯

末代皇帝大多死于非命,崇祯帝明思宗朱由检也不能例外。

崇祯只活到 33 岁,16 岁登基,在位 17 年,最后自缢在皇宫北侧煤山上。

崇祯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一生勤政,夜以继日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对皇妃子女、皇亲国戚甚至太监均极富有感情,但对文臣武将猜忌苛严,杀起头来毫不手软,做重大决定时又刚愎多疑,优柔寡断。

诸多毛躁、矛盾、急功近利的行为,个人认为很大一个原因,是年轻气盛,缺少人生阅历和经验。

人过了 40 岁,回顾自己青春期,20、30 岁时,就能发现,彼时想法、行为多有不成熟之处。等 50 岁之后,估计看 40 岁时也如是。

所以,宪法规定年满 45 岁才能当选国家主席,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年纪,价值观、方法论才趋于臻善,遇事能稳得住,几乎不再意气用事,进退有章法,也更加善于运用时间的力量。

说回崇祯,即位初大力铲除魏忠贤阉党,朝政较前朝有了明显改观,国内外的声望显赫,臣民对圣君寄以厚望,希望能救万民于水火。

当时的老百姓确实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约 400 年前,正好赶上第四次小冰期时代,气候异常,灾难频发,崇祯元年(1628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大旱之后又是大涝。

小冰期带来的影响,除了气温下降外,还使得植物生长季节变短,土壤降温,粮食作物产量变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饥荒。

对于“饥荒”二字,现代人没有深刻的体会,部分上海人在新冠疫情封城期间有过短暂的感受。

旱涝灾害相继肆虐后,崇祯十三、十四年,鼠疫又开始蔓延,波及数省的大鼠疫在山西爆发,瘟疫从河北传染至北京,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

不光是明朝,世界上很多地区这段时期都极其混乱,其它文明的历史古籍都有同步记载。

前朝也给崇祯留下了巨大的烂摊子。崇祯接手时,陕西镇兵饷积欠到 30 多月,次年再往西的三镇欠饷达 36 月。这是欠谁的钱?军队的钱,这些人手里有兵器,危险不危险?

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满洲铁骑,屡次入侵,抢民掠财。

如果你是崇祯,你怎么做?

抵御外敌、镇压叛乱、缩减财政开支,崇祯也是这么做的。但做的过程过于激进、匆忙、毛躁。

缩减财政开支,裁撤驿站,使千千万万个李自成失业。

裁兵减饷,引起军队内部争斗。实际上,国家并没有欠军队那么多工资,有些将领虚报人头领空饷中饱私囊,这已然成为军队腐败的通病,抗后金的中坚力量毛文龙大将只是其中之一,因毛不听从袁崇焕指挥,终被袁诛杀。毛死后,后金失去劲敌,马上起兵入侵,导致了更多的明朝名将阵亡。

为了抵御外敌,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花钱如流水却不见效果,崇祯就着急上火,在暴怒的情况下中了后金的反间计,将袁崇焕杀死。至此,相当于自毁城墙。

在镇压内部叛乱上,崇祯的行为如出一辙。派出去的督师最恐惧的事情,就是接到皇上的催战诏书,崇祯一不了解一线战场的情况,二不了解战争的规律,只是一味地催促,将领明知出战必败,但架不住抗旨不尊的压力,只能仓皇出战,结局可想而知。

卢象昇是激进的主战派,只要有合适的战机,他一定会迅猛出动,皇上也是不停催、催、催。另换心腹杨嗣昌督师剿贼,他仍然紧捏催字诀。最后战局不利,杨嗣昌畏罪服毒自杀。

小说中,杨是最后一个有能力的心腹,自此以后,崇祯对内战事再无人可用。

有句话叫“崇祯五十相”,意思是崇祯在位 17 年里,更换了五十位内阁大学士、首辅。像极了刚当上主管的小领导,对手下严苛,短时间内没达到想要的效果,就认为这个人不行,急着放到一边,恨不得自己冲上去干。

崇祯不断怀疑别人的能力、态度、忠心,怀疑别人欺骗自己(确实有很多消息上达不了),多疑的性格一览无余。

捕人下狱,杀头斩首和任命人事这些事上,崇祯表现得刚愎自用。而在重大决策上,又犹豫不决,患得患失,既要实惠,又要名声,思前想后,错失良机。

与后金议和,既担心遭受臣民非议,又低不下头颅。偷偷摸摸背着大臣干,又没有求和的姿态,直让皇太极不爽,整个过程极不顺当,最后还让操盘议和的官员背锅杀头,未免令人寒心。

朝廷的官员,很多人都怕开始时遵照皇上旨意执行,过后又被皇上杀头。

李自成入侵北京前,崇祯有机会迁逃南京。明朝在南京一直保留着一套备用宫邸,带着行政班子过去就不会丧失大脑指挥系统。

大部分京官们当然不愿意搬迁,固定资产都在北京,逃亡路上危险重重。言官们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纷纷斥责主张南迁的大臣,其他同意南迁的官员也不敢说话,既怕言官弹劾,又怕崇祯秋后算账。

连续两次错失南迁机会,崇祯最终只能身死殉国,死前让皇后皇妃自尽,砍死砍伤公主,让皇子潜逃。

最终却没忍心焚毁紫禁城,将完整的紫禁城留给了李自成。

崇祯留有遗诏:“……皆诸臣之误朕……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他把责任都归咎于臣子。

李自成对崇祯的评价也是“君非甚暗……臣尽行私……”

实际上,崇祯在挽救这场丧国危机中,方式固然不对,方法也不尽全对。

现在回过头看,抵御外敌、镇压叛乱、缩减财政开支这三板斧能否力挽狂澜?

答案是换谁都不行。

此时的外敌入侵,从投入产出比上来说,绝对不应该再砸钱对抗了,只能花钱买和平,把战争糜费直接折成银两给他们。

一种情况,敌人守信停止入侵,达到了和平的目的;另一种情况,敌人收了钱还继续进攻,从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多尔衮的野心上来讲,极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是,敌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皇太极去世后也几乎发生血腥争位。同时,后金包括女真、蒙古、朝鲜、汉等民族,从经济上分化瓦解,总有隙可乘,至少能掣肘后金。

这是军费预算怎么花,花在哪里的问题。

灾民的起义叛乱,镇压也无济于事。只能把矛盾导向别处,一是主动杀一些贪官污吏,把财产和土地全部分给老百姓让其活命,释放一部分情绪。

但地里长不出粮食,地主家余粮也不多,只能解眼下之渴,还得深谋远虑,招降叛军后,得尽快给他们找条出路,不是用他们来打其它叛军。

应该带领他们,侵略其它不依赖农业的地区,比如有牛马羊的那些民族或是受灾少的国外地区。

打下的土地,掠夺到的人口、财帛,政府与这些武装部队分享。这听上去像汉武帝、隋炀帝开疆扩土,但本质不同,更接近西班牙、葡萄牙政府与海盗的关系。

得先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天灾疫情面前,天子愿与子民共渡难关,一起想办法,一起找活路,共同创业,彼此间不是敌对关系,是患难与共。

但那个时代,估计连天子也认为天灾就是自己失德。

那时老百姓头脑里也没有更广阔的地理概念,习惯了农业文明,没有海洋、游牧文明的思维,打不开对外侵略、开拓的思路。吃不上饭,就揭竿而起,而不是和皇帝协商,组团去国外吃。

熟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对于崇祯来说,没钱是最大的问题。小说中描写崇祯实在筹不到军饷,想张口和皇亲国戚们借,很为难,好不容易说出口,直接感受到皇亲国戚们明里暗里的抗拒,于是失望,继而愤怒。

这些亲戚们也很难让人理解,为了不借出 10 万,宁可拿 5 万两来贿赂太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们就不懂这个道理吗?

如何解决没钱的问题?私下组建一支特工队,借着起义军的旗号去扫荡世家贵族,反正他们的家财,不借给皇家,最终都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搜刮而走,何不早他们一步,装进朕的口袋?这些人反抗不了流贼,如何能反抗得了扮成流贼的皇家特工队?这个计策的难点在于保密工作,怎么能永久不泄密。

或者,也可以由心腹和皇帝演一场苦肉计,表面上心腹受皇帝责罚叛逃,走上反抗之路,一路杀富济贫,实际上是挤出金字塔尖的油水,犁平贫富差距。

从代表权贵家族的大臣们和皇帝间的博弈、交锋,以及他们倒向李自成和清朝的速度来看,绝对有必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都吐出来,解燃眉之急,也解心头之恨。

换句话说,揭竿而起的灾民,不一定是皇权的真正敌人,可以成为利益共同体,一起开拓未知的领地;皇权倚赖的权贵世家,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盟友,以前的同盟,如今已是养痈遗患,营养都被他们吸走。自己革自己的命,重新洗一次牌,只要保证自己还坐庄,下面的人谁上谁下,关系不大。

如果有权贵识破这一点,拉拢其它集团和灾民共同颠覆皇权怎么办?贵族造反,远比农民造反的成功率高。这就有点像隋唐之间的故事了,不好解,比拼的是双方领导人的真实才干。

把自己代入乱世中的平民,左思右想,很难活下来。走上逃亡之路,是人直觉上的第一选择。看荒岛生存的节目,即使拥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甚至还有一些现代工具,也极难生存,经常是三天饿九顿,选手们十几天内体重就猛掉几十斤。战乱瘟疫天灾的条件下,赤地千里,鸡犬不闻,活不了多久。

第二选择是成为贼,烧杀抢掠,最好还是团伙,生存几率更大一些。这就有点美剧末世剧情的味道了。乱世做枭雄,可能是最优解。也就是说,李自成选择了最优路线,而且离成功仅差一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自成,朱元璋也仅有一个。陈胜吴广、黄巾绿林、献忠秀全……有名的就这么多,无名的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