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最为关键的优势并不在于它的分配效率,而在于信息的自由流动。
制度的转变则遵循着不同的逻辑。制度是多层面的,由于太过复杂,任何单一的纬度都不足以衡量其优劣。因此,一般而言,保证制度的多元化是更为可取的方式。
商品市场告诉企业一些有关它生死存亡的信息,例如企业不能继续生产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产品;而要素市场告诉企业不同生产要素的替代成本。虽然市场总是多多少少存在询价的空间,但任何单个企业难以对原材料的市场采购价格造成实质性影响。要提高生存概率,企业必须自我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或者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产品。因此,市场竞争可以让高效的企业繁荣发展,让低效的企业逐渐消失,或者转产,尝试生产其他产品。
一个有能力改变游戏规则的企业,就没有提高自身实力的压力。
在市场经济中,定价机制协调经济中的资源流动;它首先告诉我们资源有多种用途,相互竞争,也告诉我们每种用途的回报率,随之而来的便是引导资源流向回报率或利润最高的地方。市场之所以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是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在共同的市场法则下运行,并且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保证生产要素得到高效利用。然而,当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并不取决于其在产品市场上的表现,当消费者无法决定企业的命运时,这个体系就会崩溃。在分权的中国经济中,地方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混乱的定价体制让市场力量备受挫折。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碎片化,阻碍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自由流动。一旦生产要素不能随价格而自由流通,定价体制受到抑制,经济资源就很难找到带来最高收益的用途。企业不能在市场上自由地销售产品,消费者被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瘫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生产得以继续,整个经济不得不依靠国家的“看得见的手”。
投资与消费同步增长,通货膨胀的条件已经全部具备。
如何将共产党整合到法律体系之中依旧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共产党的权力在法律之上,法律就无法规范那些以共产党之名行使权力的人。
市场价格由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永远面对市场选择;经不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其劳动力和资本将会释放到市场中进行重新整合。没有什么秘诀能让企业屹立不倒。“物竞天择”是市场的唯一法则,无法在竞争中生存的企业将破产,经济资源只在更懂得利用它的企业中流动。
股份制有效运作的程度,取决于它能将多少经济资源释放到一个自由的资产市场中。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同样的产品,消费者以他们愿意付出的价格购买产品,企业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然而,事实上,企业间最重要的竞争也许在于产品创新,即设计新产品以及提供新颖优质产品的能力。当企业无法生产独一无二的产品时,便只能通过削减成本降低价格与对手竞争。这种在教科书中描述的竞争方式实际上是企业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的手段。此外,在要素市场中,企业也会为了获取有利资源及顶尖人才而竞争。除非企业能够保证生产要素的供给,否则它无法在产品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哪怕它有着出类拔萃的产品。
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它们能在这个平台上争夺资源和消费者。企业在竞争中的表现优劣,主要取决于市场(包括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企业间竞争的自由度。而企业的效率,在本质上则取决于生产要素在应对竞价时转手的速度、要素和产品跨界(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流通的难易度,以及建立新企业和发明新产品的难易度。
生产要素向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需要在一个生产结构中实现,该生产结构通过各种安排——包括非人为操控的定价机制、契约及非契约性人际关系——对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协调,最终将生产要素转化成商品。
大卫·李嘉图在此逻辑的基础上添加了地域因素,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比较优势法则,即各个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与之对应的产业,而自己不生产或无法生产的产品则通过进口获取。通过专业分工和贸易往来,不同地区间形成了符合各自优势的产业集中区。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者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组织生产。
市场之所以存在的最终原因是人性的弱点。如果中央计划者真如社会主义经典模式所假定的那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那市场将确实只是一场浪费资源的游戏。
张五常对于制度变迁的最初分析中,制度变迁的成本源自两个方面:寻找替代制度的信息成本和实施改革遇到的阻力,尤其是来自可能在改革中既得利益受损阶层的反对。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说的“内部经济”上的损失更多地被“外部经济”上的所得所补偿。这是理解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高速转型的关键。
由于可以获得垄断性的利润,国企不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没有了这样的压力,国企无意中被剥夺了在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机制。
垄断性国企雇用了全国8%的非农业劳动力,但这些员工却享受着占全国55%的工资。
哈耶克曾在几十年前提醒过我们,与自然现象或者心理现象不同,社会事实的真实性取决于“(你四周的)人们认为它是真的”。
在任何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都是那些拥有着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人。
官僚政府或任何大型组织的突出弱点,在于上层决策者往往要依赖下层提供的信息。因此,包括官僚政府在内的阶层组织结构经常陷入权力与信息双重不对称的陷阱之中。顶端的决策者大权在握,但掌握的信息不仅有限,而且都是经过多次过滤、反复挑选而又带有偏见的;权力金字塔底层的看门人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却无权采取行动。一个独立于政治力量的活跃的思想市场,则会为体制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使决策者可以获得有效的信息。
真理是完整的、永远的、权威的、颠扑不破的。但是,所有的知识都恰恰相反,知识是不完整的、临时的、推测性的、时时可以修正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