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的一点体会

悔自己没有在时间宽裕的时候多读一点书,近年来生计较为稳定,有幸每天能在地铁上看差不多两个小时,一年半的时间读完了上百本。读得种类比较杂,名著中很大一部分是小说,读得多了,在读书的方法上稍有点心得,记录下来。

在小说这个类型中,引人入胜的是情节的跌宕起伏。但像语文课上学的,小说的目的更在于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首先当然有主人公,还有一些为情节服务的小人物,写得好的小说或者说那些名著,会把每个人物的出场和结局整个过程写得完整和合理,行为受性格指引,变化也不突兀。读完一部小说,闭着眼睛回顾主人公和各配角的“一生”,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回想人物的理想、目标或者使命,受到了什么影响,如何建立了这样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建立了怎样的信念,又是在这样的信念下产生了什么行为,一连串的行为过后,造成了什么结果,对周围的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周遭的人面对这样的人和事,各自起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又在什么样的动机和约束下,产生了怎么聪明或愚蠢的行为,如果是自己(读书的人)所处那个环境和场景中,会采取哪种态度、哪种选择,人物最终的结局又怎样,圆满或破碎,得和失又都有些什么,哪些“值得”,哪些“不值”,值和不值之间,自己又是什么样的衡量标准,每部小说中的每个人物(不分大小)一一分析过去,终于能在入世出世间有些恍惚的领悟,因为小说这种艺术的创造必然也来源于生活,相当于浓缩了很多人的人生经验供自己里汲取营养,一部小说这样下来就算读得有意义。

但初读者又不能把自己这样深深地代入进去,会“走火入魔”,当看遍了各种类型的小说,言情、武侠、惊悚、历史……各种各样的悲喜剧,名著和网络小说,只有在分清了现实和创作,拿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之后,才不会把自己的心性“艺术化”了。

这样读下去的结果就是会觉得越来越孤独,因为逐渐地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了“上帝的视角”,有时会冷笑,有时会悲天悯人,有时有了一眼看透的“悲凉”,有时别人说话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心中磅礴一团像混沌初始,话不知从何而起,因为信念结构已经通过书本的万物众生构建的复杂无比,或者是支离破碎,又或者是逐渐地没有了信念和观念,立场随心所转,原则若有若无,观人视物角度千变万化,怎么做无可无不可,无对无错,无善无恶。呆若木鸡、心如槁木(原始意义),要是一滩死水下去终归于完蛋。但另一方面,心境和情绪越不善或不屑掩饰和控制,行为也乖僻,像孩子一般,越来越真实,喜怒无常,“复归于真人”,“永葆赤子之心”,因为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从何而来到何而去,成年人可受不了这样的神经病。

看小说真能看成这样吗?把小说中的角色当成立体真实的人物来看待,短短几天内看透他的一生,看透众生的生生世世与生生死死,深刻地分析、细心地领悟,只要数量够多,就会有这样的心境。但恐怕这也仅是一个阶段,再到一个境界可能另有体悟。再看的多,可能真的会上善若水,真的没有了物和我,对待无赖就变成了流氓,对待贤人就变成了圣人,有面具也没有面具,有眼镜也没有眼镜,有目的也没有目的,有手段也没有手段。

读书对于我来说,让我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有一种关系初始是因为恨,后来是因为上面所说的空让我想要摆脱,我一直在想这样是不是一种偏激或偏执,而我竭力想要想清楚问题的答案,这是不是又是一种内心的纠结互博。到如今我觉得还是空占据了大部分,这个结论让人庆幸或欣慰。但恨和空终究也是一种情绪罢了,引申到万物,也许没情绪、物来则应是最舒服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