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停更到差点弃号。原因嘛,就是几点:
1. 见不到即时反馈。没赞没评,粉丝不涨;
2. 写浅了不好意思发。怕人说水平次;
3. 写深了太费劲。耗时耗力,耽误主业副业。
这段时间反思了一下码字的初衷也就释然了,以后不再刻意追求文章信息的密度,把思考总结及时记录下来,快速发出来,不追求完美。
如果对有些朋友有些许用处,就更好了。
以后的内容可能更碎、定位更分散,但总体会围绕互联网产品经理、大数据、运营增长、个人管理、成长认知等方面。
即便没能得到所期待的关注与互动,倒也不失为一份内容丰富的个人思考笔记本了。
下面聊正题。
这段时间尝试了抖音运营,找了一个制作成本低,又有明确的变现路径的方向,见识到了抖音的流量威力以及流量控制能力。第二天发出的第 3 条视频就成了一个小爆款(3.2W 播放量、1000+赞、170+关注),到第五天发的第 9 条成为了一个大爆款(215.3W 播放量、7.9W 赞、1W+关注)。对流量运营又有点感悟。
产品思维的本质就是创新,即在某个场景下,面对一个问题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并使之落地。更优体现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各方共赢几个方面。颠覆式的创新是重构了场景,甚至发明了新场景,拉通了新场景中的生产消费闭环。
所以产品思维核心,一是在于差异化,从战略、范围、架构、功能、交互构建差异化和领先力,这样才能具备可能成功的条件。二是可行性,很多产品极具前瞻性,但死在了曙光到来之前,在当下政策、技术、市场环境还没有准备好接纳产品的时候,就过早地推出,经不起持久战而夭折。
例如在 2000 年前,距今已有 20 年,IBM 就推出了面向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语音控制应用,其实就是现在的「Siri」和「Cortana(小娜)」,我曾安装试用过,已经算很好用了,但是这个产品一直没火起来,后来消失了踪影。再比如摩托罗拉 1987 年的「铱星计划」,要把 66 颗卫星送入太空组成通讯网络,结果埋下了摩托罗拉陨落的种子。事实上,特斯拉今天才正式开始做同样的事情。构建一个颠覆性产品,需要同步构建出完整的系统生态。
流量思维,关注的是注意力。人们把五官和时间用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扎进流量产生的平台或输出的渠道中,成为生产方或批发商,就能分一杯羹,尤其是在平台早期,培养种子用户的阶段进驻,能获得更多的红利。
人们常用的 APP 有 6、7 个 ,它们占据了手机屏幕亮起的 90% 的时间。每支手机每天屏幕亮起约 4 个小时。人们的注意力消耗在短文字(微博)、长文字(公众号、知乎)、短视频(抖音、快手)、长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游戏音乐这些内容上。
看你擅长制作上面哪类内容?擅长为哪类人制作?
流量的核心在于漏斗模型,内容定位(确定流量方向)和运营策略,都要关注漏斗的底面积和转化效率、转化性价比的数据。
漏斗的底面积是指内容受众人群有多大,决定了潜在收益的规模有多大。据统计,本科生只有 4%,6 亿人的平均月收入为1000元。为谁提供什么内容,都要基于这些数据来做决策。
转化效率和转化性价比,决定了利润的大小,所以在流量操盘中,标题党盛行,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为了提高转化效率。流量可以低价采购,高价卖出,我们平时能看到很多这种付费流量广告。
广告两大作用,一是品牌曝光,二是引流。付费引流的广告,背后是流量转化。广告为什么出现在这个位置,覆盖了哪些人群,成交比例有多高,广告单价多少,甚至可以推算出成本和利润。
我了解到有做公众号矩阵(简单地理解为多个公众号有协同作用)的人,雇了若干个编辑,每个编辑管理 10 余个公众号,每天发文,文章就是那些家族群里长辈们经常分享的类型。两年内就买房买车了。公众号每个阅读量广告报价约 8 毛到 1 元,也就是说,每篇文章平均阅读量 1 万以上,发一条广告就说 8 千到 1 万元。
关注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从消费方完成到生产方的转变,想办法把流量放大,变现路径缩短,就是流量思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