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察人启示

察人是人情世故之始。而察人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是“一鸣惊人”。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不久,遂霸天下。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即位三年内在外人眼里没有作为。但从后续的动作中我们很清楚在这三年里他做了两件事情,一是韬晦,二是察人。被诛者既可怜又活该,可怜的是算是掉在了领导的陷阱里,活该的是不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自以为看透了领导,实际却被领导所看透。

身体是根本,不可为了任何宗教、信仰、组织、意识、情感而违背身体生长的自然规律。

软柿子和硬柿子

软柿子表面上没有反抗意识,任劳任怨,安排什么做什么,通常也能完成的很好。领导觉得用得顺手,但凡有活儿,最先想到交给软柿子去办,于是软柿子身上的活儿越背越多。好处就是不可替代性加强,流失一个软柿子时候领导会很伤神。坏处就是累死。

硬柿子接手一项工作时会说一番话,要论证工作方向或细节,抱怨缺少资源。把活儿干复杂,制造些麻烦让领导处理协调,或者偏离预期,干完后喊苦喊累,长此以往,领导觉得麻烦,有活儿时候就跳过他,他也乐得消闲自在。硬柿子如果有野心有手段的话,还极容易上位,但更有可能及早滚蛋。

领导在面对硬柿子的时候处于被动的角色,需要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把硬柿子捏软或抛弃,而不是逃避,这才是领导的能力表现。软柿子用得好,这不是真本事,软柿子庸人都能用得好。

领导的根本是什么?不是画饼、制定方向、配置资源、救水火于危难……而是让人心服口服。心服口服就代表着前述的正确性,代表着成王败寇的哲学逻辑。 想让别人尤其下属心服口服,那必须是有德有能。摆不平一个硬柿子,不足以显能立威。逃避硬柿子,不是当领导的料。

能就是能为难为之事,能为别人不可为之事。如果屁股在领导的座位上,连一项基本政策都推行不了,不知何能之有。 德对下,通常就是恕。恕的内涵是赏罚分明,有效激励,并具有推己及人,有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人文关怀心态和人情味。外延是真心对他好,帮助他提高。

谋士和诤友

古代有一种职业,叫谋士;古代还有一种朋友,叫诤友。

现代这两样都缺。所以有时候有的人很傻。

这样的人,内心就是世界。不自省,不明处境,不识局势,不辩周遭看法。

与此相反的人,心性如镜,物来则应,从善如流,识得尘埃,避祸得福。

得谋士甚难,得诤友尤艰。想必人生最初的谋士和诤友就是父母,但随着时空隔离,充当这两种角色的环境不复存在。书本也许是永恒的谋士与诤友,其虽为根本,遇事却又难得一枝一叶。

欲得谋士与诤友,须得首先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有继续改进的必要和空间。如果否认这一点,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顽固与刚愎,那肯定是没法的。其次还得有察人的能力,得明白什么人适合,什么人不适合。最后还得明白他们的需求,是好为之,还是被你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自愿跟随,还是求名获利……持续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起码,必须有礼贤下士的姿态,现在人人但求自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般朋友都不会拂逆,顺着你的意美言几句而已。谋士和诤友,真真正正难得!

做谋士不易,做诤友颇难。要不然也不会有范增“竖子不足与谋”的这句名言。首先察人功夫必须了得,而察人必先识己,识己都做不到,察人不提也罢。须了解对方的志向和目标,如果远远小于你所谋,那一开口便错。还得识其心性,掌握时机,运用正确的进言方式和技巧,如不然,开口便惹得恼怒。

为避免“好心没好报”这个念头冒出来,主要想想值不值为其谋、为其诤。

从今天起,诚心寻求谋士与诤友,多多益善。

从今天起,值得帮的人尽量多帮几个。